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阮仪三:西北古城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6-08-07  浏览:
    沙漠古都统万城
     一九八○年,为探访西夏古都统万城,从铜川弃火车北上,经延安、绥德、米脂再折西抵达靖边县,这是长城边的一座小城。我已知道出城就是沙漠地区,一般的车辆是开不动的,于是向县政府商借了一辆前后轮都能驱动的吉普车,清晨出了靖边县城,往西北行数里,即见一片荒漠,一个个深黄色的沙丘一直延伸到天边,一丛丛的沙柳点缀着无垠的沙海,我们已来到毛乌素大沙漠的边缘。行约六十里到了红墩界,这是一个不大的村子,是乡政府所在地。再行三十余里,见到了红柳河,即无定河的一脉,河水清澈。越过红柳河是高大沙丘,登上丘顶,眼前迎来的是一座洁白色的城堡,屹立在沙漠之中,这就是北朝十六国之一的“夏国”都城——统万城。
     这座古城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因为残存的城垣呈白色,当地人称为白城子。该城在历史学与地理学上都很有名,一是西夏国的首都;二是被沙漠淹埋了的城市,过去曾认为这是蒙古沙漠南移的见证。在筑城史上,它以城池坚固和罕见的残暴筑城方式而引人注目。据说西夏首领赫连勃勃当年在督造城墙时,将土掺和了牛羊血层层铺筑,用夯夯实,再堆柴烧烤,以求坚硬。每层夯筑好就命兵丁用大铁锥锥之,如锥入一寸,即说明夯筑不坚,就杀夯筑的人。如锥不入,则认为兵丁不用力锥刺、检查不力,即杀兵丁。经实地观察统万城的城墙、马面以及一些建筑物的台基,都是用灰白色土版筑夯实,夯层清晰、整齐,每层厚约15——20厘米,如同用砖砌一般,确是非常坚实,虽经千百年的自然侵蚀,至今仍很坚固。据《魏书·赫连昌传》记述“其坚可以砺刀斧”,诚可信。这位西夏首领赫连勃勃,本姓铁弗刘氏,名屈孑,公元四○七年称王,他好大喜功,说:“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因而改赫连。公元四一三年,驱役十万民众于朔方之北、黑水之南筑都城,取名统万,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
     统万城城池面积约0.7平方公里(不包括外城),有三重城墙,由东城、西城及外廓城组成。东、西城为长方形,由中间一道城墙分隔成两个部分。城的四角都有突出的方形墩台,估计为角楼遗址。沿城墙四周筑有密排的马面,马面的作用为防御战时射敌兵将之用。据考古发现,南面的马面里还建有仓库,内藏木材、粮食等。马面内建仓库,这在城市建设史上是少见的。
     城内有几处宫殿的遗迹,一在西城的东南有夯土围墙:殿有三间,筑在夯土台基上,另一处在东城偏北。根据史书记载,城市的布局基本上沿袭了汉民族的传统城市规划制度,宫城居中,宫左有祖庙,宫右设社稷台,修建了祭礼用的明堂,有御花园,开池沼、堆土丘,宫房殿阁连成一片。从残存的遗迹看,当时的一些建筑是很壮观的,《晋书》上写道:“高构千寻,崇基万仞。玄栋镂榥,若腾虹之扬眉;飞檐舒萼,似翔雕之矫翼”,这是对这些高大建筑物的描述。
     西夏被灭后,改为夏州,唐宋以后为羌族所据,宋朝皇帝为了防止少数民族的反抗,下令毁城迁民,但城太坚固而无法拆毁,只好将居民全部迁走,统万城遂被废弃。统万城初建时,这里曾是一片水草肥美、景物宜人的地方。赫连勃勃出游到此,观看了四周的景观赞叹道:“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若有斯之美”(《太平御览·三十国春秋》),即选此地为建都之址,而营建了统万城。在他攻占长安后,还是依恋这里水碧山青的风光,不愿将都城南迁。
     这样的自然环境,怎样会变成今天这种样子呢?通过多年的考察研究,结论是:这里所以会变成沙漠,主要是由于历代滥伐森林,大量开垦草原,植被遭严重破坏。从宋代到明代、清代,不断地大面积地毁坏森林和草原,水土流失,底沙泛起,结果使沙漠像脱缰野马,吞没了耕地,填塞了河湖。古人写诗叹道:“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
     我站在统万城灰白色的残墙上,极目四望,夕阳西沉,荒漠茫茫,不禁浮想联翩;沉痛的历史教训必须记取,大自然的报复是毫不留情的,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多么重要啊!

     大漠绿宝石榆林
     在我国大西北,数百年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致使广大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地区,逐渐变成一片茫茫荒漠,面对沙漠这个残暴、冷酷无情的“巨人”,人们难道只能是叹息、懊丧、坐以待毙吗?不,人们并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进取。陕北的榆林城,就是牢牢地扎根在毛乌素大沙漠边缘的一颗绿宝石。数百年来,人们战胜了沙漠,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榆林位于陕西北部,无定河的中游,汉代设龟兹县,隋时属德静县,明为榆林卫,至清雍正八年(一七三○年)始设榆林县。历史上这里曾是万里长城上的一个小城堡,明朝为加强西北边防,重修了长城。公元一四七二年,把军事指挥机构从绥德迁到此地,榆林逐成为长城沿线上的军事重镇,被称为“九边”之一。正是因为其军事地位的逐渐提高,榆林城池也一次次地被拓展。
     榆林城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左山右水,北邻沙漠,巍然关外雄镇。城墙大部尚存,内土外砖,唯楼堞已圮。城南北长2100余米,东西宽800余米,呈狭长形。城中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街,跨街有十座牌坊和楼阁,今尚存有星明楼、万佛楼、凯歌楼、钟楼四处,为明清时代建筑。大街两侧,南端及中段商店较多,大多为低层瓦顶旧式房舍。长街古朴,雕楼重重,边塞古城的雄风犹存。
     榆林城最初城址在驼山边,驼山麓有普惠泉,水涌成渠,城池就泉而筑,居民称便,至今仍为城市主要的水源。城最初的范围较小,即在今称为北城的附近,上帝庙高台为当年的南城基,以后向北扩建,城墙在今北墙外。嗣后向南拓展至今凯歌楼,楼即当年的南门。榆林城几次拓建是在原地发展的,主要是凭藉这个优越的地理条件,同时也由于植树造林,改善了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城北约三公里处,有红石峡,峡东、西对峙,榆溪河穿峡而过,水势湍急,绿柳夹岸,芳草护溪,雄峻而清丽。两岸岩石呈红色,上满布摩崖题刻,多为明清边防战将所作。清代的左宗棠在此也有题咏,他任陕甘总督的十年中,倡导植树造林,绿化边疆。当时西北人们把他倡导栽种的榆柳,称为“左公柳”。有人感于唐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出“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以赞左宗棠的作为,做了一桩大好的事情。左宗棠不仅能带兵打仗,也懂绿化造福于后代,后世的百姓就永远记得他的好处,“左公柳”之称,就是西北人民心里的丰碑。
     今天的榆林比之左文襄公时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人们创造了整套的抵御和控制流沙的办法,在古老的万里长城之边旁,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城”。今天,榆林当然已不再是关外军事要塞,但它却是与沙漠战斗的前哨城市。

     黄河陡崖上的“铁葭州”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与山西省临县相邻,原名葭县,“葭”的意思是初生的芒苇,因城附近有葭芦河,崖岸多生芒草,因而得名。又因葭字较生僻,一九六四年改葭县为佳县。
     县城城址位于黄河与葭芦河的交口上,三面临水,一山耸峙,县城踞于山巅。城墙依随山势,垒坷而筑,顺山蜿蜒,形险势峻。全城平面形状似一残叶,濒临黄河,陡崖百余尺直下河滩,层岩裸露,突兀峥嵘。城崖之下,滔滔黄水汹涌浩荡,更显城池之雄奇。
     由于佳县县城依天然山势,东凭黄河天险,南仗葭芦河水,居高临下,独耸金汤。志书上写道:“乱山回绕,川水夹流,崎岖险阻,边方用武之地”。因此自古有“铁葭州”之称。
     佳县城区因山势而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约0.75平方公里。城墙用石块垒筑,分南北两城。这是因为在明洪武初年,兵少难防,遂于北部建城,明隆庆以后因旧城小而扩筑南城,清顺治年间(一六四四——一六六二)按此重修而成。现城墙残垣尚存,高约15米左右,宽3米。城市的交通只靠一条公路盘旋而上,交通甚为不便。濒临黄河处,也为陡崖石级。在黄河渡口,至今仍是木船人划强渡争流,不可能有大宗货物来往。城内分布了十数条石铺道路,随地势起伏,只有一条主要街道,两旁集中了全县的公共建筑及设施。房屋大都为窑沿式石券建筑。近年也新建了几幢大楼。
     观察此城的建造,可以看出,其主要是因为地处险要,为满足兵防要求而设。城市四无依靠,孤耸山巅,且无发展余地,仅有雄奇之表而缺富足之源,但在城市建设史上却是一个有特色的例子。
     在北城之东,黄河岸边一高隆的岩丘上,有香炉寺,为佳县一佳景去处。丘旁一孤石高耸,围可四五丈,高有六七丈,石顶平敞,就在独立孤石顶面建有一屋,名观音阁。石峰与岩丘间,横木为桥,桥长四五步,临虚悬架,桥悬阁危,孤石耸峙,四际无依,风吼涛急,实为奇境,胆壮者方敢跨桥登阁。峰东有寄傲亭、圣母祠等,亭实为临黄河之山屋,地板一半出挑,脚下即滚滚黄水奔腾,推窗俯瞰,身如置空,又是一处险境。香炉寺这组建筑,充分利用了所处的独特地形,在磊磊的石岩旁,濒滔滔的黄河滨,孤石危阁,险峰小筑,取其高耸地势,用其临水的凭空,构成一组奇妙风光,堪为山城增色。
     佳县城南十里有白云观,也是建在濒临黄河的一座孤山巅上。从山上一进门就是一条200余米笔直的坡道直达山顶,石级石栏粗壮质朴,钟亭、牌楼、山门、二门、门关重重,寺观规模宏大,有五重殿阁,另有偏殿廊庑,共百余间,正在油漆整新。我与研究生李晓江在一九八○年去时,见寺观香火鼎盛,香客云集。晌午,听见云板声声,有人呼喊:“吃面了,吃面了!”循声找去,只见几位小道士正忙着在一大口锅内捞面条,长桌上放满盛好的面碗,人们纷纷自行取食。询问后得知:凡来此的香客游人均免费供食宿,我惊讶之余拜见观主道长。他告诉我,白云观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历来四方香客众多,山民好捐施,近年每年有数十万元(人民币)收入。道长要我爬上主殿神龛,掀起绸缎的袍服,触摸主神——真武帝君的身躯,我仰视这高达五米的神像,不禁惊讶发问:“通体都是铜的吗?”道长笑答道:“这是去年山民自愿募赠的,为防有人阻拦,分五处分段铸造的,都是好铜啊!”当时观中正在重塑神像,十数名工匠忙得起劲,塑造有近百尊各种神仙和圣人塑像。可惜由于山区偏僻、匠师少识,这些神像可说是个个身段笨拙,其貌不扬,可惜了这些钱财与功夫。
     二○○二年见报载,佳县白云观遭火灾,主要建筑被焚,甚为痛惜。
       摘自《古城笔记》  阮仪三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38.00元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