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万钢:重视全面科技能力的培养《文汇报》2006.01.16 版次:10

来源:   时间:2006-01-19  浏览:

    ■万钢


    我国科技发展缺乏可持续的动力,主要原因是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不足。除了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以外,科技持续发展的动力还包括知识结构、责任感、使命感和团队聚集能力等非专业因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全面科技能力的培养。
    因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集成特征,所以我们非常强调组成团队开展研究,强调团队成员间知识结构的互补,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却不能满足单一的知识面。对科技人员来说,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最理想的,是最有创造活力的。要改变基础教育理念,纠正人才求知方式和求知途径的偏差,促进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
    
    中国的科技事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如载人飞船、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超级计算机、破译水稻基因组图等。但仔细地审视这些成果,可以发现我国科技界的大部分时间和力量都是在苦苦地追赶别人,而由我们自主研究开发的原创成果不多,由我国科学家开辟的科学新领域更是凤毛麟角。换句话说,就是我国科技发展缺乏原创性、可持续的动力,缺乏跨学科跨领域重大集成创新的能力,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力。
    有很多文章讨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并对一些失之交臂的机遇感到惋惜。也有一些比较乐观的预言家,估计中国在十几年内会产生诺贝尔奖得主。其实,中国的科技人员确实是非常刻苦努力的,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研工作的投入以至于为之所作出的牺牲,决不亚于发达国家的同行。但是,他们的收获却与付出不成正比,对世界科技的最高荣誉可望而不可及。无论是科技界整体在社会中的作用,还是科学家个人水平的提升,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感觉动力不足,创造不了机遇,也抓不住机遇,难以达到更高的科技境界。
    对这种现象的观察和解析,超越了科技领域和专业范畴,需要从社会的大背景中去探讨。50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隔阂、智力教育与能力教育的隔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隔阂,造成了几代人的科技能力的缺陷。如果现在还不引起重视并迅速扭转,则今后仍将延误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
    全面科技能力的组成,除了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以外,还包括知识结构、使命感、责任感和社会聚集能力等等。这些非专业因素,作用于科技人员,就如同催化剂,促进所有科技潜能的开发。在关键机遇的把握方面,非专业因素甚至于起到决定作用,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大多数科技人员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所欠缺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科技能力的整体提高,有赖于科技人员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提高科技领军人物的综合素质。而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培养非专业的素质和能力。
    充实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不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而且是知识高度集成的社会,任何新事物、新成果的产生,都是对原有知识系统的整合与重组,是汲取各学科知识精华的产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已经打破,工程技术和艺术人文的距离在缩短,在天、地、生等学科和管理学科中还有非常明显的融合趋势。就在汽车产品研发这个传统的工程科学领域,除了机电、力学、材料、交通等理工学科外,还有美学、艺术、经济、环境、管理和社会学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才能研制出性能卓越、节能环保、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因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集成特征,所以我们非常强调组成团队开展研究,强调团队成员间知识结构的互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是一所集技术与艺术之大成的著名学府,这所学校非常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博士生由来自不同学科的导师共同指导,本科生的创新团队汇合了各专业的学生,甚至有些信息科技研究项目,竟然是由艺术家来牵头组织的。初时感到不可思议,深入探究后才觉得有启发。科技创新需要有发散性思维,在这方面艺术家的能力要强得多。科学家与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互补,他们组成的团队是有很大创造力的。
    团队合作弥补了各成员知识面单一的缺陷,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却不能满足单一的知识面。对科技人员来说,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最理想的,是最有创造活力的。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自己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同时又不遗余力地呼吁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多次以“艺术与科学”、“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为题,在各大学做演讲,希望加强对在校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大学都向理工科学生开设了人文、艺术的课程,涉及几十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但是,这种知识强化补给的形式,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在现实中,我们仍然感觉到青年科技人员专业深入有余,知识广博不足,大学里选修、辅修的人文课程,并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并在他们的思维中得以体现。
    原因在哪里?在于社会整体教育理念的偏差。一是把科技与人文学科割裂。小学生接触科技知识很少,到中学和高考时又分文、理科,进了大学则更加强化专业归属,使青年人无法自由充分地吸收全面的知识。二是缺乏高质量的科学普及教育。著名科学家黄昆院士逝世,以信息反映灵敏为特征的网络竟然毫不关心,是媒体缺乏科普教育责任心的一个例子。大众的科普教育,应该由科学家和媒体共同承担,潜移默化才有成效,才能提高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三是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科学。只承认本专业领域的单科独进,不认可其他领域的广泛涉足;只认师门衣钵,不重自学成才;即使是对于大学科技能力的评价,也只看研究论文,不看社会服务。这种政策的误导,造成了人才求知方式和求知途径的偏离。
    为将来计,我国需要有大批知识全面、学问渊博、综合素质强的科技人才,因此亟需在基本教育理念方面来一番变革:尽快取消高考分科的做法,使中学生打下良好的全面素质基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跨学科、跨领域招考和培养研究生;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中,同等看待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力培养和提拔一批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管理干部,以利于科技事业与社会事业的进一步融合。
    加强科技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技人员为谁工作?本来这不应成为问题。许多老一辈科学家抱着“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就是为了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哪怕在“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岁月里,他们仍然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方针路线指引下,科学技术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许多科技人员先富了起来,这符合国家的政策。但是,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一些科技人员开始迷失在“钱眼”里,忘记了国家和人民的嘱托,忘记了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神圣使命。
    科技人员没有了使命感,为钱而工作,这对我国整体科技能力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些人热衷于低水平、来钱快的重复性工程项目,不愿意承担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一些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的研究领域出现人才断层,研究项目无以为继。博士生毕业留校工作,薪金远低于去外企的本科生。一些资金雄厚的企业在买断科研成果的同时,贬低甚至抹煞科技人员的贡献。尤其是这样的非理性状态已经损害了科技人员的社会形象,并且还在腐蚀年轻一代的精神。
    有形的个人利益,无形的国家利益,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中产生激烈的碰撞,这无足为怪。但是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关键时期,科技人员为国奉献的精神万万不可缺失。这个问题靠科技人员自强自律是不够的,政府要有所作为,重塑科技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要加强思想教育,也要依靠政策引导。
    一个人总是有所追求的,当国家的精神激励不足,社会价值取向混乱,就会使人转向物质追求。我们应该大力宣传杰出的科学家,宣传科技成果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激励科技人员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为国为民的使命感。要鼓励科技人员关心和思考国家大事,站在国家的高度,站在人民的立场,立大志向,干大事业。当年建造黄浦江大桥时,同济大学的李国豪、项海帆等一批院士主动请缨,由中国科技人员自己承担设计,由此开创了我国桥梁建设的世界水平。这段科技佳话一直是我们教育大学生的经典教材。
    要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让更多的科技人员直接承担国家战略科技研究项目。由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应尊重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对研究项目的投入,主要应该使用在人的身上,全社会都要关心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战略高科技研究定位于国家未来发展,是前瞻性的研究,它与眼前经济热点有距离,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对承担这些重点项目的科技人员,应该有特殊的考核评价体系,鼓励他们立志于十年磨一剑,保护他们不受经济诱惑的干扰。
    培养科技人员的社会聚集能力
    科学研究就像统兵打仗,要有领军人物,这已经成为科技界的共识。虽然我们拥有许许多多学科带头人,但是学科带头人却不等同于领军人物。领军人物是学科的“灵魂”,他们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能够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掌握学科资源和社会需求,不断地寻找和确定学科新的突破口,并促使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领军人物虽然也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但他们真正的“魅力”是具有超强的社会聚集能力,能够调动社会的资源集聚于科技发展。
    社会舆论至今有误解,认为科学研究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因此不善于交际的人适合做科学家。却不知当今世界上,科技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问题融为一体,只埋头学问不关心社会的人,无法高瞻远瞩,也无法成就一个优秀的科学家。许多专业人员难以成长为领军人物,不是专业能力的不足,而是社会沟通、展示、交流和聚集能力的欠缺。这固然与其性格有关,也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关。性格与生俱来,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而社会交际能力是可以培养训练的。很多研究领导力的学者都认为,“沟通”和“交际”是提升领导能力的重要课题。本人2000年从国外回来,承担国家清洁能源汽车研究项目,5年的经历深深体会到,沟通创造机遇,交流聚集力量,集成催化成功。
    对科技人员来说,社会交流和聚集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感知他人的感受,二是让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理解自己的理念。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都是团队攻坚甚至是跨领域、跨区域协同攻关,与周围有关人事间的沟通,向社会公众和领导部门的展示,个人、团队和单位间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科技人员的交流沟通,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赢得公众对科学事业的支持和理解,聚集资源来集成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为了推动我国的深海研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近两年中通过电视讲座、报刊文章、学术交流等各种渠道反复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执着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展现了一位科技领军人物的风采。
    国外的科学家与社会公众的距离比较接近,他们会主动把自己正在开展的研究向公众进行介绍,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由于我国公众科技素养比较薄弱,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因此我们就更有与公众沟通的必要。有些人抱怨社会对科学研究支持不够,但我们是否也要反思,在增强社会整体科技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又做了些什么?科技人员往往感到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精力与人、与社会沟通。殊不知,从事科学研究,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基本条件,而良好环境的形成,离不开融洽的人际交流和社会共识。一个好的科技工作者,同时具备沟通交流、聚集团队的能力,“磨刀不误砍柴功”,肯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率。
    (作者为同济大学校长、教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