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汪品先:期盼再创海上辉煌

来源:   时间:2005-07-11  浏览:

——写在郑和七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前夕

   2002年3月,英国海军退休潜艇艇长加文·孟席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论文,提出美洲是郑和下西洋时发现的。孟席斯的报告立即向全球转播,他的专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也一版再版,热销各大洲。正在筹备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的国人,对此当然备加关注;但是首先产生的问题是:这是真的吗?

    孟席斯艇长本人不通中文、也不从事历史专业,并没有掌握任何直接证据;然而他认为郑和船队不仅抵达非洲东岸,而且还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发现过美洲新大陆。如他自己所说,他的思路来自几十年航海家的感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的一张15世纪老地图给了他启发。落款1424年由威尼斯人编制的海图,准确地表示出欧洲的岸线,海中几个岛屿名称古怪,孟席斯判断这正是美洲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和瓜德罗普岛;而在1424年之前,无论欧洲或者阿拉伯国家都没有能力远航美洲,世界上能做这件事的只有明朝的郑和船队。

    古代中国的航海优势

    试请想象一下,600年前,郑和2万多人、300多艘船组成的巨型船队,领队的又是长逾百米的“宝船”——至今仍保持着最大木质船的世界纪录——一旦出现在大洋岛国,怎不令人目瞪口呆? 

    其实,“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说,并非孟席斯首创。据报道,两个半世纪以前,法国一位汉学家就曾提出,元朝文献中的“扶桑国”就是现在的墨西哥;据说距今十五个世纪以前,中国和尚慧深就到过加拿大,这比郑和早了近千年。但这还不算早。从美洲海底发现的石锚和陆上发现的土墩文化,到秘鲁的虎神石雕和墨西哥出土文物上的象形文字,都曾经引发过“殷人东渡”的推论,说明3000年前就曾有中国人跨越太平洋到达了美洲大陆。当然,所有这种种说法还都只是推论。

    为什么总有这种来自海外的声音说中国人早就到过美洲?其原因还在于历史上中国文明发展的高度。

    中华民族有过悠久的航海史,海上技术曾长期领先世界。孟席斯的推想,不能说全无根据:十五世纪以前能够在世界大洋作大规模航行的,确实只有中国。诚如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所说:“约西元1420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于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他的对手。”

    明朝的航海优势,是中国长期航海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早在3世纪,孙吴的海上商船就长达60米,孙权曾派遣康泰、朱应率强大船队穿越南海出使扶南(柬埔寨),也曾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余人的舰队到达夷州(台湾)。12与13世纪之交,南宋水师控制了福建到日本与高丽之间的东海,船只多达6000艘,曾在山东半岛外海击败了金国的大舰队。而13世纪元朝的海船比宋朝更加壮观,马可·波罗到泉州港时就看傻了眼。

    但是,郑和之后没有郑和,鸦片战争从海上打来,这也都是事实。我们在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喜庆欢呼的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一个关键问题:中国为什么会从海上的强国,衰落成为海上的败兵?为什么中国会放着海上的优势不用,结果从海洋上发展起来的是西方,从海上开始吃败仗的是中国?

    两类不同的航海

    百年前梁启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哥伦布之后,有无数量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数量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本来是盛极一时、彪炳千古的历史壮举,不料1424年明成祖朱棣一死,其继任者仁宗就下令“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尽管在又一个新皇帝宣宗手里,郑和还组织了第七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下西洋的远航,但接着就是彻底的海禁。盛极而衰,戛然而止,这是一场叫人看不懂的突然变化。究其原因,至今见仁见智。如果说,下西洋的原始动机在于朱棣要寻找政治对手、侄子朱允的下落,那确实早就到了应该结束的时候;如果说,当时朝中对于下西洋的争议,反映了明朝宦官集团与儒家朝臣之间的矛盾,那历次下西洋确实都是在宦官领导下进行的。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客观原因,则是国家的财政状况。

    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扬眉吐气的丰功伟业。郑和传播了华夏文化,促进了海上交流,提高了航海技术,推行了和平外交。然而,本质上这是从皇帝的政治需求着眼、缺乏经济考虑,因而不具有可持续性质的政府行为。朱棣不惜一掷千金,换取大明皇朝的国威,正如梁启超所说的那样:以“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这种“赉赐”航海,最后导致“库藏空匮”,难以为继。固然,下西洋的确具有经济贸易的一面,它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引进的药物也丰富了中国的药典;但是这种“朝贡贸易”的特点在于“厚往薄来”,无论采用“贡品”与“赏赐”形式的商品交换,或者用高价购入“番货”,这类“随贡互市”并不要求等价交换,因为目的在于显示中国的富强,算的是政治账,不是经济账。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从伊比里亚半岛出发的海洋探险。就在郑和之后,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派出了多次航海探险队,为后来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准备了条件。他们探险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直接与印度通商寻找航路,结果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订有合同:新发现的领土归国王和王后,所得金银财宝10%归哥伦布并且免税。结果,“地理大发现”引来的是财富与奴隶的掠夺,为欧洲赢得了发展的新纪元。

    纵观欧洲历史,国王、海盗和海外商人本来就是三位一体,探险的航海本来就预期着暴利。海盗式的航海探险或者“发现”,包含着太多的罪恶与残忍,笼统地赞扬是不公正的;但是另一方面,没有经济基础的突出政治也是不可持续的,不加分析的歌颂恐怕也是不适当的。而这后者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多发症,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今天,我们无疑应当谴责“地理大发现”家们的贪婪残忍,也完全有理由颂扬郑和远航的和平性质。但是在大尺度的视野里,必须承认是欧洲人的“大发现”

    导致了美洲的开发,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郑和的壮举虽然在东南亚、印度洋一带留下了深刻的踪迹,但是很难说对全球有多么重大的影响,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说不上新时期的开创,以致需要今天再来大声疾呼,加以弘扬。

    历史的反思

    东西文化差异,是中国知识界的百年话题。当我们将两者进行比较时,惊人地发现海洋文化是其中最大的差异之一。

    两种不同的航海,从根子上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明。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和发源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分别代表了大陆与海洋两种古文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本来各具特色,并无优劣之分。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趋势,却是海洋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从提供“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发展到今天的“海洋世纪”,海洋成为未来能源与资源的宝库,和各国权益之争的焦点;世界各国也从“自给自足”发展到“全球经济”,海洋是进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说到底,人类虽然在陆地上生活,而现代地球上的几片大陆相互间远隔重洋,人类社会越是全球化,海洋的作用也就越大。这与二三亿年前,全球只有一个“联合大陆(Pangaea)”的时期大不相同:如果那时候产生人类文明,显然大陆文明会比海洋文明更具优势。

    应当承认,中国长期以来对海洋的忽视,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古代史的根源,因为起源在河域而不是海岸和海岛;近代史的根源,在于几百年的主动“海禁”;现代史的根源,则是上世纪中以来遭受封锁,几十年的被动“海禁”。我国历史上长期忽视海洋,直到洋炮从海上把我们轰醒,仍然没有改变“以农立国”的大陆性内向性质。由于长期重陆轻海的习惯,导致我们缺乏对海上权益的敏感,总以为“让他三尺又何妨”;我们至今缺乏国家层面的海上定位,总以为说到海洋也无非是近岸——“家门口还弄不好,跑老远去干吗?”——习惯性地把大洋留给别人。

    海洋观念的薄弱,同样影响着文教战线,在地球科学的“海(海洋科学)陆(固体地球科学)空(大气科学)”三军中,我国以“海军”为最弱。连中学地理教材,近年来也出现海洋部分越来越弱的偏向。

    海上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心落后,或者不承认落后,能够发展的时候也不去发展。由于对海洋的漠视,500多年前我们曾自毁水师,将海上优势拱手让人,直到今天还在尝其苦果;今天,如果我们讳疾忌医、依然故我,会不会重蹈覆辙,再一次丧失历史的良机?

    (作者系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国家“973计划”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

    郑和七下西洋概览

    (1405-1433)

    第一次(1405-1407年)

    1405年7月,由317艘船只、近2.8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满载着丝绸、瓷器和香料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启程,驶向东南亚、南亚。这支当时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远洋船队,在马六甲海峡击败了为害一方的海盗后,最终抵达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和印度。

    第二次(1407-1409年)

    第一次远航时搭乘来华的苏门答腊、印度等地的外交使臣随船回国。这次航行确立了明朝与印度洋诸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第三次(1409-1411年)

    此行虽然遭遇了惟一一次重要海战,但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郑和依然为沿途一些佛教寺庙带去了礼物,表现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的情怀。

    第四次(1413-1415年)

    这次航行首次绕过印度半岛,穿越阿拉伯海,到达霍尔木兹,并且产生了极大反响。估计有18个国家派遣使臣来华朝贡,进一步扩大了明朝在海外的影响。

    第五次(1417-1419年)

    郑和宝船造访阿拉伯半岛,并首次抵达非洲大陆。在亚丁,苏丹向他赠送了斑马、狮子和鸵鸟等珍贵礼物。

    第六次(1421-1422年)

    郑和继续执行明成祖的穿梭外交政策,一方面将已在中国待了多年的外国使臣送回他们的祖国,另一方面又接来一批新的外国要员。

    第七次(1431-1433年)

    这是最后一次远航,最远到达东非斯瓦希里海岸,还有一小支船队前往麦加朝觐。此行标志着明朝航海黄金时代和郑和生命的终结——据推测,郑和卒于返航途中,并被葬于大海。

    相关链接

    纪念图书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精心策划了一部讴歌我国海洋科考辉煌成就和先进人物的纪实性文学传记——《未知海洋上的郑和传人》。该书由上广文艺频率高级编辑达世新创作,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从今天起,上广文艺频率将于每天上午10时30分在AM1197和FM92.4同步播出同名配乐长篇连播节目,演播者为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系主任宋怀强和“金话筒”张培。

    纪念邮票

    早在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中国邮政曾发行过一套4枚纪念邮票,画面分别表现了郑和下西洋时到达占城、古里等国受到当地人民欢迎的场面。

    今年6月28日,中国邮政又携手中国香港邮政、中国澳门邮政同时发行各自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一套3枚主题邮票和1枚小型张。三家邮政机构的主题邮票都遵循三个共同的元素,即郑和的肖像,探索、贸易及外交,航海技术及导航科学;小型张则都描绘郑和船队浩荡壮观的景象。

    纪念飞机

    6月28日,目前世界上航程最远的波音777-200LR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它被命名为“郑和号”,以纪念伟大的中国航海家、探险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这架飞机的环球之旅于5月从加拿大开始,预计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经停全球20多个城市。投入运营之后,波音777-200LR可满载301名乘客及行李,航程可达17445公里。

    世界航海大事记

    (1000-1600)

    1000年挪威航海探险家里夫·埃里克松(Leif Ericsson)首次发现纽芬兰岛;

    1050年中国航海家开始使用浮式罗盘;

    1070年中国发明干船坞;

    1100年前后中国帆船停靠波斯湾和红海沿岸港口;

    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到达元世祖忽必烈统治下的中国;

    1405-1433年我国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

    1450年前后明朝海洋贸易逐渐衰弱;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发现美洲大陆;

    1495年英国在朴次茅斯建造干船坞;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的船队抵达印度卡利卡特港;

    1514年葡萄牙舰队窜至中国海域;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率领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2005.07.10   文汇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