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周向红:智慧城市的人才培养问题

来源:物联中国   时间:2014-12-30  浏览:

      物联中国大讲堂第二期““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下的人才”开播,节目中,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慧城市与电子治理研究所所长周向红女士就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和物联网的人才发展现状为主题讲述了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在智慧城市中人才建设中的计划。
      现在对于物联网的综合性应用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也了解到现在的高端科技人才的紧缺,可能就是物联网下一步行业发展所要遭遇到的重大挑战。在人才短缺情况下,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技术实践,可能都会处于一种低迷期,如何能够有效、快速地培养出这方面人才,显得迫在眉睫,我想可能除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一些政策扶持之外,咱们师资力量,以及专业课程针对性的制订也是特别重要,周所长我们也了解到,其实同济大学也是在这次获批新增的物联网本科专业,咱们的学校也是在其中,而且咱们的学校也已经增派了关于智慧城市人才培训的这个项目,面对新增的这个培训项目,周所长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新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呢?
      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分享一下我们在工作当中的一些设想,一些想法。首先我今天到这个演播厅过来的时候,路过航天桥,看到航天桥下面有一个字写出来智能电动车的充电,我当时想这个时代发展是快,从马车,到电动车,这时代发展这么快,它的确也迫切需要无论哪一个,包括个人也好,行业也好,培训机构也好,可能都要做出回应,也就是刚才姚院士所提到的,他觉得物联网专业一个设置的必要性。必要性肯定非常重要的,需要对现实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
      第二个,从这个过程当中也对教育界也提出非常严峻的话题,我们很早很早就知道,我们在教育界当中有一个金口玉律就是说要因材施教,现在要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之间的矛盾怎样来解决,这实际也是我们大家一直要考虑的一个话题。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校应该怎么做,设置这样一个专业是不是就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我想可能要从三个方面高校要注意的,第一个就是说我要设置这个专业,那么怎么样来设置,比如第一个,课程的大纲,专业的设置,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家需要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来,或者说在这个标准过程当中每个学校会有一个一家而应的板块,就是说我有一些标准是跟教育部一样的,再有些特色,这是第一块。
      第二块,很重要,就是谁来教,师资很重要,包括我在内,我们可能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师资怎么样来完成。除了老师学习以外,是不是要形成双师资,除了学校的老师以外,企业方面的导师,双师资是不是要进行组合。
      第三块,学生怎么学,他的教学方式,像伊勒令(音)等等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等这些方面怎么样做,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第一个是非常必要,第二怎么样来做,第三块就是我们同济大学在这块做的时候可能也会有些尝试,总体来说我们现在感觉实践是远远超过理论的发展。
      也就是说实践在推动我们理论在往前推动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么怎么做呢?我们现在一般情况下首先在老师当中,我们先形成一个团队,比如既有做商业模式的,像我们经管学院,像我们这一块研究可能是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创新的,那么还有计算机软件学院,也会有城市规划、土木等等,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补充这样一个团队来做。
      在教学过程当中,在设计当中,就有理论板块,也有案例板块,也有实践板块,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时也根据学生每次反馈过来的一些热点问题,再进行一些菜单式的教学,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点。
      总而言之,我个人在想时代发展是非常快,我看主持人非常年轻,像我们刚毕业的时候我们当时计算机还有个专门的房间,我不知道刘洋知道不知道,我们专门有一个房间叫机房,有一个专门的房间管理计算机,现在计算机随手就可以拎一拎了,所以迭代也好,革命也好,等等这些词语都迫使我们需要变化和创新。我们也是需要继续观察,我可以分享的心得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http://www.50cnnet.com/show-78-82545-1.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