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点哲学,也就是要学会把一个概念放在与另一个概念的关系中,加以辩证的思考和讨论。
能脱口而出,却又懵懵懂懂
儿童学一点哲学,是一种可以引导、培养的兴趣。
哲学是做什么的呢?就是要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
儿童们通过识字已经学会了许多概念,但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使这些概念变得具体,包括爱、友谊、朋友、纪律,甚至生命、死亡的意义等等。哲学的事业就是要捍卫对人类而言的一些最基本概念的力量,不要使之口号化、平庸化、抽象化。
比如“权利”,如果只讲“权利”,它也就只能停留在抽象的领域里。我们在对儿童讲到“权利”时,必须要讲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时又是人类的一部分,他们在权利方面所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同时要讲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讲到平等这个概念。至于“权利”的来源,还可以提一下“自然法”、“人性论”等等不同的说法,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一个古今中西在一直争论并逐步争取到的概念,人们用这个概念来论证、推理、捍卫自己的有关诉求。
儿童会遇到哪些哲学问题?
说是讲“权利”,为什么又会引出“特殊性与普遍性”“平等”“义务”这些概念呢?是不是把问题搞得越来越复杂了呢?这也是许多人惧怕或拒斥哲学的一个原因,但这恰恰说明一个民族的理论素养、理论兴趣的重要。
要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就要从儿童开始培养哲学素养与兴趣。哲学讨论的是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大都是成双成对的概念,其中就包括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本质与现象、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等。这些概念具体到儿童的生活中,往往体现在:学习上遇到的“上网与读书”“超脱与执著”“苦学与乐学”“自由与纪律”“自主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付出与回报”“特长与全面发展”“个人前途与社会需要”等等辩证关系。儿童学点哲学,也就是要学会把一个概念放在与另一个概念的关系中,加以辩证的思考和讨论。
了解公德与私德关系,是儿童学一点哲学的重要任务
对孩子们来说,个人的道德培养、道德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中国传统社会所重视的一直就是私德,比如“五伦”关系中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对“五伦”中人,要亲爱、尊重、有礼,但不是亲友的“生人”,不在“五伦”中的道德要求之内,我们就不知如何面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对陌生的人的尊重,涉及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缺乏的公德意识。
我读过侯建飞先生《北欧孩子的“公共意识”》和王开林先生《四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比较》两文。前者讲他在北欧旅行,那里的孩子在“公共场所”非常安静,很守规矩,绝不会大声说话;后者介绍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注重的都是个人安全、卫生以及如何与人相处,而中国的《小学生守则》强调的是一系列热爱、孝敬、诚实、自强。于是就有了《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一篇文章,题为《素质提升需要培育“公共性”》。我们的儿童,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纸屑,在公交车上抢占座位,在商场电梯上打闹等等,均不鲜见。所有这一切,均说明培育公共意识,开展公德教育,与意见不同的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实在是我们在各种需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中,最为缺乏、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个人的私德好了,自然也就有了公德心。其实不一定,因为道德说到底,并不是为了证明这个人是怎样一个人,而是要看它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物(比如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群体中如何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倾听不同意见等等。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学校的生活环境,这一点注定了他们必须以不同于在家庭、在父母、在爷爷奶奶面前的样子出现。在这种“新的样子”后面所提出的,其实就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以,让孩子们了解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是儿童学一点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陈家琪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授)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3/18/nw.D110000gmrb_20140318_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