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阮仪三:“重建古城”现象泛滥背后的社会心理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13-11-14  浏览:
      2012年底,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指出名城保护的突出问题仍表现在“认识不够,保护意识不强”,拆旧建新、复古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等。尤其是2008年以来,大同、聊城大规模古城复建以及其他部分古城不惜公共财政代价大规模“造城”的做法,在全国造成了很大影响,也对学术界长期倡导的保护古城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等原则造成冲击。
      面对上述现象与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日前召开学术讨论会,50余名委员以“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正确道路”为主题进行讨论,并重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提倡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和方法。
      古迹修复得越多越好,年代标榜得越久越好,修复规模越大越好,形制规格越高越好,整体布局越完整越好……在这种“审美意识”的驱动下,借保护之名对已毁古迹进行重建、修建时必取其“鼎盛”状态为目标、在尺度不大的古迹前开辟大广场、把古街修成新街……这些所谓的“保护”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信息,有时甚至会歪曲历史。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直指,当前在我们国家的城市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不少以上非理性行为。
      阮仪三认为,当下这种“重建古城”现象的泛滥,大概源于以下几种社会心理:一是还赎与补救。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老城、老街、老房子从无奈沦落,到大肆拆改,拆掉的实在太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老房子里蕴含的历史文化,开始重新评估其价值,这才涌现出还赎的心理,重建一些古建筑、古街、甚至古城,表达一种自责的补救。
      其二,面对城市快速发展下城镇风貌的单调和无序,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西方建筑符号的复制与拼贴,炮制出遍及中华大地的“欧陆风情”。当人们开始放慢匆匆的步伐,观察自己的生活空间时,才发现历史城镇比之于现代城市更有家园的味道。于是,又走向对古街古城极度吹捧的另一个极端。
      其三,随着中央紧锣密鼓的文化改革发展战略相继出台,文化振兴项目成为政绩考核的新指向,促使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积极力推文化项目,而地方政府也需要通过一些看似辉煌的物质载体,来掩盖从骨子里透露出的文化不自信。
      其四便是权力与金钱合谋。打着保护文化的旗号“再造古城”, 一边肆意破坏真正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地段与街区,一边花费巨资建造假古董,再造历史景点,发展旅游商业,创造经济收入。
      http://epaper.ccdy.cn/html/2013-11/14/content_111403.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