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终审评委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来源:   时间:2004-04-18  浏览:
 

程文超(著名学者 中山大学教授)


    今年的评奖体现出了更公正、公平的原则,也让评奖更具权威性,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提名者负责、对文学界负责的态度,也是我们对批评界、作家、读者作出了我们的郑重承诺。


    我感受最深的恰恰与评奖本身无关。因为身体的原因,我无法到评审现场,其他四位终审评委最终把终审会场挪到我家中来,对我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最让我感到为难的是“年度杰出成就奖”。我投的是杨绛,她非常不容易,不只写出了一家人的深层情感,更试图从中写出人类的感受。


    这次评出来的六位获奖者应该说都符合了人们的期待,结果大家可以看到,我认为没有什么遗憾的。


    这个奖重要的特点就是民间立场,在中国也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整个华语文学也会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这种民间视角下的专业性、纯粹的文学评奖,符合了广大文学界人士与读者的期待。


    这两届大奖中,我想我们在民间性与专业性上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今后要做的,就是坚持这两个立场。这才是我们这个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林建法(著名编辑家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


    比上一届来说,本届在程序上更为完善和科学。评奖是个集体的行为,最终出来的结果就是集体的决定,但不能忽视个人的判断。


    在“年度小说家”中,几部作品我都很看好,在投票时我最后投了《受活》。


    缺憾在所难免,好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并非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长期的,有实力的作家最终会得到肯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没什么遗憾了。


    在中国这样一个情感大国里,对一个不认识的人投票,发表看法,本身就是冒险。一个人,视野再宽广,都可能会有遮蔽、可能判断有误,但因为有这么多推荐评委、终审评委的努力,我想出现这种可能性的机会是越来越小。


    颁奖是文学活动的一个方面,作家最终是以自己的作品来说话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态度是极为认真的,准确与否,是凭自己的文学良知在说话。


马原(著名小说家 同济大学中国文学中心教授)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评奖比起上一届相对来说少了一些遗憾。换个角度来说,我和另外四位终审评委的意见基本吻合,不知道是我进步了,还是他们和我有了许多巧合。最为难的当然是“年度杰出成就奖”。莫言、王蒙、杨绛三个人都有各自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而且在2003年都有重要的作品推出。


    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这个奖就应该能逐渐变成一个行家和公众都认为有权威意义的奖项。我想结果就是最好的回答。这些年来,我们都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于人生来讲也许是这样,但对于历史来说,也许更重要的就是结果。世界上有那么多奖项,最终能够形成权威的就是因为结果。在一个奖项中,也可能会有一些干扰因素,比如行政意志、投资方的意愿和倾向性。我参加了这两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审,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因素都是不存在的。


    一个奖要长时间地做下去,由一两家媒体临时拨款,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忧虑,也存在临时中断的可能性。如果要持续、健康地存在,最好能成立一个基金会,能独立地保持住评选与颁奖的机制,会让公众以及关心这个奖的人、参与其中的人对其的存在更有信心。


    程文超:这两届大奖中,我想我们在民间性与专业性上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今后要做的,就是坚持这两个立场。这才是我们这个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陈朝华(诗人 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


    相比于上一届,今年的投票程序更为严谨、科学和有序。评委们认真负责的工作,已经基本达到了尽可能地以专业态度来进行评奖的目标。


    我们五位终审评委在投票时,请公证员到现场监督,在投票之前自由交流,充分阐释自己的基本倾向,同时尊重个人对作品的阅读感受,这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实行记名投票,也是非常可取的。作为投票主体,每个人自己的审美取向都是独立的,而作为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显现出集体判断、求同存异,使自己的判断与其他几位评委获得最大的共鸣。


    我在投票时,首先考虑的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对用待自己的投票权,结果如何其实是不担心的。我信任自己,也信任各位评委的专业态度。


    是“年度诗人”一项。讨论的时候,其他几位评委都一致看好王小妮,都认为她确实是“朦胧派”诗人中一直坚持到今天、而且越写越好的一位,但我个人更欣赏郑单衣,他诗作中的语言,充分体现出汉文字内在的独特美,内在韵律也非常动人,有特别的节奏在里面,而且他诗歌作品中传递的豪放气度和幽雅品质,都是不可多得的。他是个很有天分的诗人。


    应该说,评奖结果非常真实地显现了2003年度整个华语文学界的优秀作品。六个获奖者当中,我有两个选择与结果不一致,“年度诗人”我最终还是投给了郑单衣,“年度散文家”则投给了龙应台。


    我不想拔高“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影响力。作为发起单位的负责人之一,我想强调的是,文学奖毕竟是文学的副产品,真正留存下来的是优秀作品本身。我们会尽可能地整合自己的传播优势,使优秀作家得到更多读者群体的认知。


    担忧的声音越来越少,我对此感到骄傲。程序的透明化,执行中的公正、公平原则,是我们获得各界信任的基础,也是我们消解这些疑虑的关键。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南方都市报率先发起的,但一年多来,几乎已经成为华语文学界的公共事件,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已经初步显示出一定的品牌效应。从小的方面来讲,是呼应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潮流;从大的范畴来看,也为文学评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我希望,最好成立一个专项基金来运作。此外,具体奖项设置上也还有探讨空间,应该与时俱进,扩充新的项目,比如设置报告文学、思想随笔以及戏剧等奖项。


谢有顺(评委会秘书长 青年文学批评家)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慢慢走向成熟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运作也是如此。第一届我们有点摸索的意味,并尝试实行了一些别的文学评奖所没有的规则,比如实行评委记名投票制、请公证员现场监督和公证评奖全过程等,这些规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二届我们显然比较有把握了,这不仅是指我们对程序比较熟悉,更重要的是,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该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办成一个怎样的奖。


    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是我们没必要对中国当代文学感到悲观。只要你真正存在着谦卑和认真的精神,你就会发现,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在走向成熟,开始走出西方的影响,开始真正在书写中国经验,并真正在创造属于中国作家自己的写作方式。另一个感受是,实干比空谈更重要。这个奖的好坏大家可以任意评说,但有一点没人可以否认,那就是我们的确在做对文学有益的事情。我无意于庸俗的文学权力,我推崇的是实干和做事的精神。


    在我看来,在集体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精神观点和艺术看法,这不仅不是放弃和妥协,反而是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更准确的位置上——艺术的独断在许多时候和政治独裁一样可怕,我们同样需要警惕。另外,我很早就对文学评奖有一个认识,那就是任何评奖活动都不是发展个人偏好的地方。你的个人偏好完全可以体现在你的写作之中,但具体到一次评奖,你就得抑制住自己过于强烈的个人偏好,而和大家一起寻找一个最佳的意见结合点。有了这种认识,和其他评委合作起来就不会面临困难。


    实话说,我几乎在任何一个奖项的投票过程中都犹豫和为难过,有个别奖项甚至还叫我难以抉择。这里的原因不是说没有好作品供我选择,而是我认为有些奖项中每个获提名的作家或评论家都有资格获奖,比如,年度文学评论家提名这项就是这样。但事实上只能有一个人获奖,这就要求我忍痛割爱了,所以会有犹豫的时候。


    我对这个评奖结果基本满意。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思想禁忌和压力,所以可以很好地坚持我们的民间视角、边缘精神,并强化“独立、创造、公正”的原则。我们乐于关注那些真正有创造力、真正改变文坛秩序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文学的多元才不致成为一句空话。但我还是要强调那句话,文学所提供给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残缺的美,文学奖就更不例外了,它总是一种带着遗憾的评价体系。


    要说一个文学奖能对中国或中国的文学起着什么作用,那显然是夸大其词了。但通过获奖作家的作品,我们显然再一次在中国文坛表彰了一种文学的创造精神、民间身份、自由风格、独立品质,从而提供了另一种评价文学的视角,这或许就是这个奖的价值所在。


    我想不用我来作答,还是由读者来作答比较有说服力。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评价一个文学奖的好坏,不应看它的主办单位是谁,而是要看最终是谁得奖了,他又凭什么得奖。


    我的期待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这个奖一直办下去。我相信在现有的架构里,这个奖只要多办几届,它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就会越发显著。


摘自:新京报   2004年4月18日0:34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