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萨特的“外衣”生产线上,向“2毫米进军”,是上海大众的一句新口号。4米长的车身,经过多次冲压、5000多点的焊接,要使其尺寸偏差保持在2毫米左右可不容易,上海大众请来了交通大学汽车系的专家,成立工程项目技术中心,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尺寸偏差接近2毫米,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与上海大众一样,积极嫁接“头脑机构”,组建项目中心,配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来解决企业发展和产品革新中的技术难关,成为许多上海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迈进的方向。
“产学研”一体化是好事,但要合作成功带来效益,并非易事。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企业中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仅200件左右,而上海普通高校每年的R&D课题数就超过1万件。要打破企业与高校和国内外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的壁垒,需要新的探索。
寻找长期、稳定的外部技术支撑,是探索的方向。据电气集团研究院负责人介绍,过去与高校的合作,往往是偶然的、单个项目上的合作,双方缺乏长期的规划。如今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集团努力将长期规划分解到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去。上海电气新确定的“四大板块”之一的轨道交通列车项目,从前年底开始,就与同济大学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这位负责人表示,“关于轨道交通列车的技术规划,我们已经展望到20年之后,因而与同济的合作也将持续许多年”;宝钢成立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会”,今年先后在国内几十所高校“巡游”,他们带去的“宝钢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宝钢研究院科技发展规划”,IF汽车钢板、管线钢等项目等,都是长期战略性产品。
缺乏激励和监督机制,一直是产学研项目“流产”的主要原因。如何打破这一瓶颈,成为大集团考虑的问题。在上汽与交大、同济等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燃料电池车项目中,项目组每年对参与合作的各方推进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来决定下一年的资助经费,并决定是否选择新的参与方。良好的激励机制,保证了这一项目推进的速度和质量。同样,家化、广电、船舶等大集团与高校成立的数十个工程技术中心,都明确地把“项目成功后的收益分配”、“每年技术经费划拨”、“技术人员的奖励”、“各类违约责任”等条款“摆上桌面”———市场化运作,成为不少项目中心的主题词。
寻找好的伙伴,“跨国产学研合作”也在沪上兴起:三枪集团与杜邦设在英国的研发中心挂钩,共同开发莱卡内衣,并获得丰厚的回报,去年下半年才上市的舒绒莱卡,当年就卖掉了70万套,销售收入7700万元;上海家化与法国权威化妆品研发机构合作成立了三个实验室,共同进行抗皮肤衰老活性添加剂的研究、抗衰老化妆品的开发,以及防晒产品功效的评价。更宽广的视野,正使上海大企业、大集团能找到更先进、更实用的适用技术,源源不断得到新鲜血液……
摘自:解放日报 2004-1-5 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