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汇APP】艺术课开在实验室,让机械臂作画!同济这门开了72年的宝藏课获特奖

来源:文汇APP   时间:2024-05-09  浏览:

零基础的绘画小白也能迅速进阶为创意画手?在同济大学,有一门兼具硬科技和新创意的宝藏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上过这门课的学生纷纷直呼“科技感拉满”“太神奇”!原来,这门课开在实验室中,学生可通过脑电波传感器输入指令,指挥机械臂“挥毫”作画。这门课就是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于幸泽任教的网红课——《艺术造型》。日前,这门课荣获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这门课是怎么上的?为何能够让学生们频频点赞?顾名思义,《艺术造型》课程内容聚焦素描,分为造型基础和创意基础两个阶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为主旨。其中,造型基础涵盖基础素描和创意素描,侧重于手绘技巧的培养;创意基础则包括生成素描、动态素描、互动素描和智能素描,重点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技术来激发和辅助创意。在同济大学,这是一门面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

虽然授课方式很新潮,但这门课迄今已有72年的历史。课程前身是《建筑美术》,早在1952年就已开设。在历任主讲老师的接力下,这门课程不断迭代,焕发着蓬勃生机。

“上课之前我原以为这是一门纯粹的素描课,没想到的是,正式上课后,每节课都让我眼界大开。”设计创意学院2023级本科生孙宇骐难忘首次用机械臂作画的场景。“我们通过脑电波传感器提供创意和灵感,机械臂收到脑电波的指令后就可以轻松作画,这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这一切,离不开主讲教师于幸泽的构思。于幸泽致力于让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相融合。为此,他将这门公共基础课直接开进了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艺术创研中心实验室。这间实验室也是国内最早的人工智能与艺术实验室之一。除了将机械臂作为教学载体,实验室中的脑电波传感器、3D打印机和动态捕捉仪等先进的设备和平台,均向每一位同学开放。“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技术,激发大家的创意思维,更好地适应AI浪潮。”于幸泽说,他希望通过设计有趣有料的课程,帮助学生突破绘画技能的束缚,让同学们创造无限可能。

他的课堂上不仅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还打破了学科壁垒。课程采用“六跨共融”方法,即跨学科、跨专业、跨目标、跨方法、跨领域和跨时空的多元化、互动共融的教学方法。于幸泽不仅邀请校内来自工科、文科等不同领域的教授,还邀请了多位校外专家,参与课程设计。

《艺术造型》课还走出了校园,被于幸泽搬到了田间、乡间。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带队让同学们实地参与“美丽中国乡村”社会实践项目,亲身参与乡村艺术创作实践。于幸泽说,“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温暖、更接地气、更打动人心。”不仅如此,他还将课堂“搬”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地,带着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品读世界。“于老师一直强调,要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入到我们的想象和作品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用科技赋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3级本科生文祎婷说。

为了上好这门课,不仅学生有作业,于幸泽也给自己布置了不少“作业”:开课必做课程问卷,实时收集学生的看法和建议;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和社区,及时分享学习资料、方便师生交流与讨论。

用心雕琢的课程收获了不俗的成绩。据悉,这门课的学生作业不仅在上海浦东机场等地进行集中展览,其中过半作品还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中斩获佳绩。

文:吴金娇 通讯员 聂阳阳

链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30522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