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科技日报】顾祥林代表:需要特殊政策保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建设和运维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4-03-12  浏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的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作为基础研究的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解决重点产业关键问题、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必争之地。

目前,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计20个。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8个大科学设施形成了基础研究创新生态,在支撑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原副校长顾祥林教授经过长期的工作和调研发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主体建制不明、定位不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效能未能充分发挥,概算资金不足,难以构建多元化人才队伍等。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具有开创性和特殊性。一般都需要较大规模投入和较长时间的工程建设。进入运行阶段后,也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和持续性,才能支撑和实现重大科研目标。”顾祥林强调,这需要国家特殊的政策保障和持续的财政支持方能实现其高效建设和运维。

为此,他建议:明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主体的建制体系。由国家相关部委发文明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主体作为独立的实体性科研机构的建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和科研双重属性相匹配的运行管理和评价体系;有建制地组建一支稳定的建设运维一体化队伍,以确保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运维和不断升级,保持其国际先进性。

同时,设立高水平科技研发重大专项,吸引顶尖科学家领衔高水平科研团队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并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谋划技术攻关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关键技术;启动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专项课题,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为具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可靠性测试与验证平台,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产业与科研平台的良性互动。

对于分步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顾祥林建议,予以分步匹配运维经费,以鼓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前发挥创新效能并保障安全运行。

由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且无工程先例参照,顾祥林建议,完善资金投入机制,适时开展阶段性评审和概算调整,并根据设施建设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研发费用和工程验证经费。另外,不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环境存在极大差别,建议针对在海上、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建设的大科学设施,予以超概算资金托底。针对人才建设难题,顾祥林还建议,给予稳定的人员经费支持和突破性的评价激励政策。

作者: 魏路 王春

链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3/36755eda42614c708cf7a93aef22d23c.s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