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工程师规模已达到2000余万,但仍难以满足制造强国的要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提交《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改革的提案》,建议加快建设卓越工程师队伍。
从占劳动力比重来看,我国工程师占劳动力比重为2.4%,比美国、欧盟分别低约2.0%和5.0%;从制造业工程师占比看,我国制造业中工程师占比仅为3.6%,远低于德国23.2%、欧盟14.2%的水平;从工程师供给趋势上看,先导产业工程师供给严重不足,以上海为例,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关键领域的14个重点领域有175类紧缺人才。
方守恩分析,造成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缺口的原因,一是社会对工程师认同感不强,工程师自身荣誉感不强。部分年轻人认为实体经济一线环境艰苦、工作不够体面,工程师的社会声望被严重低估,很多优秀工科学生毕业后优先选择金融、IT、咨询等行业就业。二是企业参与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动力不足。当前,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平台普遍存在小、散、虚的问题,企业加强与学校协同、深度参与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实际生产接轨的实习实训平台和基地较少,难以支撑规模化高质量人才实训。三是工程师教育同质化,甚至错位化,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现有培养体系带来了挑战。
对此,方守恩建议,加强产业带动,营造社会氛围,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工程师队伍。加快促进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产业政策、产业需求前景带动工程师人才供给。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加大对国家急需紧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支持。强化完善工程技术职务体系,大力提高荣誉和薪酬,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工程师队伍。
有组织地建立优质、共建共享的工程师实训平台,强化产教融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出台政策将企业参与高校工程师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责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与学校共同设立大学课程、行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为高校提供科研创新的问题需求、项目源头和支持要素,开辟产教融合知识产权绿色通道,构建产教融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机制,保护企业在产教融合创造的知识产权。建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体系,支持高校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把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面向需求,建立完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工程领域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应用技术型大学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大学以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为目标,同时,建立各类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同时,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的合作,建立工程教育和专业国际认证,在关键领域提前做好人才培养的全球布局与储备,做好与国际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衔接。
文:张晓鸣
链接:https://m.whb.cn/commonDetail/9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