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客户端】孙钧:“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努力方向”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4-03-04  浏览: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日21时58分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享年98岁。

从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到国内首座海底隧道,再到港珠澳大桥,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凝结着他的卓著智慧和辛勤汗水;

他心系人才培养,倾力提携后学,为国家岩土力学与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事业输送了一大批中坚力量;

他自称“工程医生”,耄耋之年的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奔忙于各大工程工地,在现场为工程建设把脉问诊……

“教诲永记,风范永存,永远的榜样!”“名副其实的大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同济师生纷纷向这位可敬的同济学人表达深切的缅怀和由衷的景仰之情。

孙钧大学读的专业是土木工程。1960年,为了我国国防工程建设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地铁工程建设的发展,满足国家对地下工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济大学任命孙钧负责兴办国内外首个“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并担任首届专业教研室主任。自此,他就一直潜心于地下结构领域埋首耕耘、甘于奉献,至今已逾一个甲子。

“国家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他瞄准新的专业领域,勤奋求索。数十年来,他在工程流变学、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近海工程抗腐耐久性研究、软岩挤压型大变形机理与工程整治等子学科都有深厚造诣,做出了有国际影响的丰硕成果。早在1997年,他就开始钻研软科学(侧重于人工智能科学)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迄今历时20余年,亦颇有建树,是这一领域国内外的先行者之一。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对接国家需求。“学术研究不是高校书斋殿堂内的摆饰,不能只醉心于理论上的求高求深而不联系工程实际。”他说,“我们要在引领学术发展方向的同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多承担重要应用基础科研项目,全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国内第一长铁路隧道、第一长公路隧道、第一座海底和越江隧道,世界第一大直径软土盾构隧道、钱塘江隧道;长江江阴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在施工中的深(圳)中(山)通道等数十座跨越江海、大山的特大跨桥隧工程……数十年来,他作为技术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岩土与地下工程、桥梁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为我国众多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学问是一道隐函数,它存在于工程实践中,要靠基础功力来发掘,求得其优化解。”他一直坚守着这一信念,执着追寻科学真理。即便在年届九十三岁高龄时,孙老每年还要平均外出30余次,那微驼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一个个工地现场。团队师生忆起昔日一幕幕情景,感佩不已。

“Never say too old and too late to learn and to do.”(学习、做事,永不言老、言晚。)他始终保持着年轻人奋进、拼搏的战斗姿态。“数十年来,兢兢业业,自问没有一天敢稍有懈怠。”

孙钧先生是同济教授的杰出代表,是同济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孙钧先生不仅孜孜不倦地探求科学真理,还坚持躬耕实践,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要学习传承孙钧先生身上鲜明的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团结奋斗,科教报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同济人更大贡献。”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266c56216063488ea7fe1332230422e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