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海杨浦】杨浦区与同济大学携手,全力推动“学科+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上海杨浦   时间:2023-09-28  浏览:

9月27日,一场围绕“数智赋能超大城市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论坛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

活动上,“数智未来创新基地(智能建造众创空间)”揭牌成立。作为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该众创空间将以同济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推动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合作,旨在打造成为智能建造方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平台。

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和杨浦区人民政府指导,杨浦环同济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吸引了来自同济大学、杨浦区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学生代表积极参与。

超大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和助力城市更新的重要突破口及方式。目前,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总量已超过1.26亿平方米,地下空间的功能利用逐步从早期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层”转变为综合承载城市交通、市政、公共服务和安全韧性设施的复合化“地下城市空间”。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化、绿色低碳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智赋能将渗透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全过程。

作为2023首届杨浦国际设计节系列活动之一,环同济聚焦城市设计,面向超大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和管理等全过程各阶段,举办“数智赋能超大城市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论坛”,深度融合“学科+产业”,重点探讨智能、绿色等创新技术或理念对地下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让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地下空间开发,助力打造超大城市更富活力的品质空间、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务、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为上海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贡献环同济的设计驱动力。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朱合华作 “地下空间数字孪生的方法与应用”主旨演讲,从地下空间数字孪生的概念和框架体系出发,详细介绍了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将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于上海乃至全国的重大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芳乐和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原规划处长李佳川分别聚焦“面向实施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技术与建设模式”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作专家演讲。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蓉分享了数智管控技术在地下工程高质量建设中的应用方法及实践。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东则介绍了公司“1+X”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和创新咨询业务的发展情况。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汤宇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下空间专业总工程师刘艺、世邦魏理仕(CBRE)跨国企业服务部国际客户项目区域总经理周正淦、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香江学者董蕴豪、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发展研究院院长敖永杰分别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一线工作经验,分享了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双碳目标的关联,并从工程实践角度分享了地下空间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

当天,区校双方还共同启动了“环同济主题论坛”。作为环同济“1+X”品牌活动中的“1”,环同济主题论坛将每年聚焦设计产业关注的前沿领域或热门话题,汇集不同领域的行业精英,推动环同济成为世界级“大创意”产业核心区。

长期以来,杨浦区和同济大学坚定携手同行,在环同济这片试验田上,持续深化区校合作,不断探索共融发展新模式。“十四五”以来,随着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国家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上海市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等项目相继落地,环同济将全力推动“学科+产业”深度融合,为持续发展奠定创新平台和人才培育的基础。

持续集聚创新要素,着力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集聚一批现代设计产业链企业、专业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了与之匹配的政府创新服务体系,并将依托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建设,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入融合。持续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提升环同济创新影响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轮驱动,在鼓励和推动国内外前沿设计的同时,搭建更大平台,促成高校、政府、企业沟通互联,使环同济成为专业引领、品牌凸显、人才集聚的“大创意”产业创新引领者。

文字:毛信慧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S5M7C3PHXCLBFDSU7SGqA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