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解放日报】如何看待硕博毕业生人数超本科生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3-03-23  浏览:

刚刚迈入“金三银四”就业季,“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就登上热搜:今年北京高校的毕业生数量约28.5万人,创历史新高,还有一个新变化是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毕业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情况如何?记者从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了解到,沪上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23.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9万人,亦创历史新高。同济大学今年本科毕业生约4400人,硕博毕业生人数约6500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的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约为1500人,硕博毕业生约1700人;去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人数约4000人,硕博毕业生达6000多人。在上海的一些高校中,硕博毕业人数超过本科生的现象也不少见。

为何出现倒挂现象

为何会出现“硕博毕业生人数超过本科生”这一倒挂现象?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研究生人数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变化,劳动力结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也都随之发生变化。读研究生的需求在增加,整个社会读研究生的机会也在变多;其次,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处于跃升阶段,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多,家庭更多财富用于教育投入,也增加了读研究生的现实可能性;第三,从学生角度而言,他们面临着相当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为了延缓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竞争力,不少人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第四,从学校角度而言,为提升教学水平,不少学校往研究型大学发展,而这类大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研究生人数多于本科生,学校这种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也提供了更多读研究生的机会。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璟认为,2023年毕业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2020年入学的,当时正好是三年疫情的开始。疫情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更多本科生希望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同时,这几年出国留学意愿逐渐降低,因此报考国内研究生的需求增多。

“随着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如果说十年前的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那么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有普及化、规范化的趋势,而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郝程程说。

就业心态如何摆平

放在“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1158万人”的大背景下,毕业生人数的这个结构性变化,似乎引发了就业市场的新焦虑:本科生怎么拼得过硕博生?不读到博士怎么找工作?

樊秀娣认为,本科生就业还是有自身优势的,不必太焦虑。首先,本科生年纪轻,生活负担小,择业的灵活性更高,并不是说研究生就一定能找到比本科生更好的工作;其次,任何学历的人进入工作岗位后,都需要终身学习和全方位学习,本科生进入新岗位后也可不断更新知识,创造财富。

上海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曹姝婧表示,从接触到的企业来讲,它们很欢迎本科生,尤其倾向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在一些行业内,可能某个企业把学历抬高到“研究生”,导致其他企业被动竞争,但就业最关键的是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工作热情,而不是学历。现在的大学更多的是通识教育,不少企业招聘新人后都要进行人才培训,因此毕业生要摆平心态。同时,现如今的就业状况也提醒学生们,在校园里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及时了解社会新变化、新趋势。

这一端是本科生的就业焦虑,另一端,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似乎也不小。网上有人提出疑虑:研究生这么多,“含金量”会打折扣吗?叶璟认为,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目光都要放长远,一个人的价值可以通过工作体现,但工作不是唯一途径。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在某个专业领域进一步精进。

樊秀娣表示,学术型岗位吸纳能力日趋饱和,硕博毕业生也应有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道路,比如除了学术型岗位,还可以选择非学术型岗位,进入商业圈、工业圈、律师圈、金融圈。国外不少回到学校读研究生的中年人,毕业后也并不是全部进入学术领域,而是继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在樊秀娣看来,整个教育体系要体现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应用型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都各具特色,普教和职教相互打通。重点、非重点院校间也可以打通,以保证人人都可以成才,每个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学校。学校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各具特色,从而实现均衡、充分地发展优质教育。

作者:李蕾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3-03-23&id=349923&page=0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