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民晚报】这个团队,为长江“开方治病”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3-01-28  浏览:

水体里有什么有害物质?如何能有效识别并实施科学管控?这支团队每天都在为此奋力攻坚。开展高风险污染物识别、毒理健康效应与管控研究,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是同济大学环境毒理与健康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

该团队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尹大强教授领衔,现有导师6名,博士生14名(包含2名留学生),硕士生30名(包含4名留学生),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低碳发展环境治理与健康一流学科群建设重点方向团队。

日前,该团队获评同济大学第二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

2020级博士生曹淼说,团队导师常常教导学生,做环境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科学问题要与国家战略发展相结合。

服务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团队在行动。尹大强教授提出“关于加快开展长江流域新污染物治理的建议”受到全国政协采纳,“长江经济带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关注”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室采纳。硕士研究生曹丰 负责开展“筛查风险污染物、助力长江大保护——长江下游流域环境样品采集和工业企业调研”;博士生黄智峰开展鄱阳湖生态环境调研。

“环境毒理学科要从实际环境分析,为工程治理提供目标,为国家管理提供标准。”尹大强教授说。近5年来,尹大强教授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太湖饮用水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水专项标志性成果专家。“要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团队导师带领研究生,开展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在多年连续调查基础上,识别了太湖流域饮用水高风险物质,发明了相关分析和去除技术,编写了相关技术导则和标准,在太湖流域30多家饮用水水厂中应用,受益人口近1亿。

团队5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1项,其中重大研究计划重点课题1项、重点基金2项。团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2020年,尹大强教授获每年仅1名的“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杰出贡献奖”。
                                          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尹老师的课不太一样,比如生态风险学,他会去讲风险概念的起源,会补充许多学科主干知识之外的内容。”“尹老师的课好评度一直比较高,他讲课从来不会照本宣科,经常把很多东西能够串起来讲,并且会很注重分享他最近看到的一些前沿的科学发现。”学生们这样评价尹老师的课程。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了《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等本研贯通式学习知识体系。其中,《环境生物学》入选2020年度上海市高校市级重点课程。此外,团队学生于2022年独立创办了第一届“环境毒理与健康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在学院内部引起强烈反响。

“现在的环境问题都不是单一的,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的能力。”团队非常注重跨学科的交流,不只是校内外的交流,还积极将学生送到了国际上交流。2018级博士生魏晟在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四十一届二噁英国际大会(DIOXIN 2021)中荣获学生奖(自1996年设奖以来仅有8位中国学生获奖);众多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竞赛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第15届POPs论坛优秀研究生报告奖、第十一届环境化学大会研究生优秀报告奖、第十二次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优秀墙板奖等众多奖励与荣誉。

“除学术交流外,我们会将学生派到各个跨学科的实验室,带着问题去开展具体的合作项目。”尹大强教授介绍到,目前2021级博士生王环就正在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免疫学与真菌感染实验室合作,研究大气污染中真菌如何通过与其他污染物共同作用,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这种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团队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
                                        构建和谐共促的团队文化

“我感觉研究生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加入了一个氛围非常好的课题组。”团队经常倡导的氛围就是“比学赶帮超”,尤其是遇到重要的课题汇报时,学生之间总会先提前组织一次模拟演练。

“培养学生首先要培养团队的风气,师生之间要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的团队风气。”在尹大强教授的倡导下,团队注重文化建设,在课题组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中,通过绘画演绎的方式,呈现科学研究的角度与特色;通过组织羽毛球、乒乓球、文娱晚会等团建活动,贯彻人文关怀。

“好的团队一定要有好的学风,我们一直倡导的就是踏实的学风,不论成果多少,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学到了东西。”该团队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风教育,开展“用计划解除焦虑,用行动达到成功”等言传身教式的经验分享。“上半年有篇文章,本来前年就打算投掉的,有一个逻辑闭环错误,我想笼统地归因于可能还有其他潜在因素,但是老师们让我再去找找新的线索。”魏晟说,他又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补充实验,历时三个月把逻辑补全,实现了逻辑深度与创新性的双重提升。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5957943692344549&wfr=spider&for=pc&sa=vs_ob_realtime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