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解放日报】代表委员热议韧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抵抗灾害能力,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以“硬资源”“软支撑”应对“黑天鹅”“灰犀牛”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3-01-11  浏览:

应尽快明确牵头部门,制定上海韧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着力提升城市多功能性,以多重动态演化路径与反馈方式,保持城市系统的完整性和平稳性;二是要确保城市关键功能有冗余和备用模块,确保在特殊时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风险,使城市系统仍能发挥功能

■本报记者 洪俊杰 王闲乐

从新冠疫情到极端天气,从地质灾害到安全事故,一边是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另一边是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近年来,城市的安全问题显得愈发重要,也是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没有安全这个‘1’,后面的‘0’再多都没有意义!”

在讨论交流如何让城市更安全时,“韧性城市”这个概念被代表委员们频频提及。“韧性城市有两方面内涵,一是增强城市抵抗灾害的能力,二是提高灾后恢复能力。”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国际韧性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黄宏伟说,在面对极端灾害时,城市或许无法完全防住。但若能通过城市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调配,在遭遇灾害后最大程度、最快速度恢复城市基本功能,也可把伤害降到最低。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作为一座有着25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需要未雨绸缪,在提升城市韧性上下更大力气,做好充分准备来面对不确定性与突发性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总体规划要善于“多规合一”

近年来,从国家到上海,都多次强调要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在市政协委员、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伍爱群看来,推进韧性城市建设,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并系统发力。

“韧性城市是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观念和思维来建设。”伍爱群建议,应尽快明确牵头部门,制定上海韧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该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着力提升城市多功能性,以多重动态演化路径与反馈方式,保持城市系统的完整性和平稳性;二是要确保城市关键功能有冗余和备用模块,确保在特殊时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风险,使城市系统仍能发挥功能。”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陆续提出了海绵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适应性城市等一系列概念,在黄宏伟看来,它们其实都是韧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视作韧性城市的具体措施,所有行动都指向建立更加系统全面的城市防护系统。“以海绵城市为例,如果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就能极大提升城市在面对暴雨洪涝灾害时的韧性,同时也从城市防洪、防淹的角度实现了低碳、智慧和适应性城市的目标。”

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在制定韧性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注重“多规合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有效对接,综合发力。比如,可以将提升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作为韧性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疫苗接种、药物供给、物流运输、急救运转、医院救治等环节全部涵盖进来,当发生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时,能够给市民提供物资支持、服务支持和心理支持。

市政协委员、上海申康医疗卫生建设工程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姚蓁建议,在制定明确规划前,应尽快对上海城市的潜在风险、应对风险能力进行普查,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风险账本”,为城市风险评估和韧性提升提供数据基础。此外,还可以开展一批韧性社区或韧性项目试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建设经验与案例,分时分期分阶段推进,确保规划有效落地。

关注老旧小区等“隐秘角落”

拥有高韧性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和基础设施体系,是建设韧性城市的基础和前提。有代表注意到,目前上海的不少基础设施已进入超期服役或超负荷阶段。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区与老旧小区,水电煤设施管线与防洪设施出现了破损、陈旧、安全标准低等问题。

“这说明我们的城市中还存在不少‘隐秘的角落’,平时不起眼的基础设施,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是一起安全事故。”市人大代表、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厉明对此感到忧虑。他建议加大各类能源、交通、电信、水等管网廊道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标准,尽快解决“设施陈旧、标准偏低、超期服役或超负荷”问题;另一方面,针对老建筑、老旧小区,宜采取“集中成片”“微更新”等精准化方式进行综合改造,进一步改善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消除隐藏其中的安全隐患。

黄宏伟则提醒,要重点关注地下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外界很难精准判断地下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一旦灾害发生,我们也难以快速了解灾变状态。”

市人大代表、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许丽萍认为,除了及时更新维护基础设施,还要建立健全跨类别、涵盖灾害链各部分的综合监测、综合预警、综合研判、综合施策一体化防控体系。对于危化品、交通、燃气、建筑等领域,要重点关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实现从“被动防御”向“源头治理”转型。

仅凭人力显然无法对各种风险作出及时发现和预判预警。多位代表委员提到,要充分发挥好科技的力量。比如,高度重视“一网统管”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和大量传感器,打造一个城市空、海、地全覆盖一体化的安全智能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全域感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对重大风险做到事前预控决策,事中精准应对,事后高效救援。

唤起人的作用提供“软支撑”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基础设施、科技支撑、物资储备等是提升城市韧性的“硬资源”,提升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应急知识储备,则是重要的“软支撑”。

“全球各大城市都非常重视市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谢国群看来,要高度重视并加大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种类的教育活动,让主动预防安全风险成为每个社会个体的自觉行动和责任担当。“比如,要想引导居民正确理性看待病毒,离不开来自身边的社区工作者的科普宣传。加强对病毒传播的监测预警能力,也离不开社区网格化疫情监测机制的哨点作用。”

有学者指出,社区最具主观能动性的是人,因此要求普遍提高居民的参与性、扩大居民志愿服务队伍,并且增强防灾应灾培训和安全教育,打造韧性社区,形成“自下而上”的修复功能。

作为“小巷总理”,市人大代表、静安区曹家渡街道万航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凌云对此深有感触。万航居民区由12个小区组成,现有2800多户居民,“如果没有居民志愿者的加入,单靠居委的力量,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我们不可能完成各项任务”。更让她欣喜的是,这支志愿者力量并没有散去,而是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前楼上楼下互不认识,现在一栋楼都是朋友。谁家遇到缺药这样的困难,楼组群里说一声,很快就有人伸出援手……

此外,代表委员们还提出,韧性城市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建设与运行不能只靠政府来管理和维护,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市人大代表、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杨国平建议,建立一支以出租车司机为班底的120应急后备队伍,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立刻支援。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3-01-11&id=346047&page=0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