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化是护卫的理由——两位老人与一堵宋墙的故事

来源:   时间:2003-07-04  浏览:
传说,南宋诗人陆游曾在这幢小楼居住,写下脍炙人口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今证,楼内的一堵斑驳腐朽之墙,经历宋、元、明、清千年风雨,是我国大城市中仅存的一堵宋墙。
1998年起,这最后一堵宋墙的命运,在保留与拆迁之中辗转;先人遗留下来的文明财富,在珍重与遗忘之间沉浮。
在这段历时4年的纷争中,老宅主人、74岁的钱希尧,同济大学教授、69岁的阮仪三,与这堵宋墙、一幢小楼共同演绎了戏剧性的一波三折,终于催生了今年6月23日那份令人欣喜的规划方案……
......
时限只有五天,阮仪三匆匆赶来

这一边,钱希尧不服一审判决,顶着重重压力递交上诉书,硬是在炎炎夏日里骑了一小时的自行车,请出了二审律师。另一边,小楼的飘摇命运,也惊动了远在上海的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
7月2日,阮仪三的电话铃响起,是浙江大学工建学院老教授周复多,寥寥几句交代了98号之事。一听说时间紧急,距离搬迁时限只有五天,阮仪三立刻决定亲往杭州。7月5日清晨抵杭,一下火车便直奔孩儿巷。
推开已经腐朽的木门,曾经看过多少名城遗迹的阮仪三仍然眼前一亮:“虽然破旧,但非常完整,很好!”在西墙前,他轻轻捻起一片从这堵墙里发现的青瓷片,精神一振:
“这是宋代的瓷片和砖瓦!这个依据充分说明这座建筑有宋代的存留物,起码这堵墙始建于宋代。宋代建筑能保存到现在的有一些,但宋代的民居很少能有遗迹保存下来,城市中的宋代民居更加罕见。据我的判断,这是全国大城市中仅存的一堵宋墙!这孩儿巷98号是宝贝啊!”
老人呵呵笑起来,眼里充满了欣喜——原来的那一页历史,后人只能借着文字记载推测臆想。而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本“活教材”,它包含的信息,是最为牢靠最为直观的。
沿着咯吱作响的楼梯、走道,阮仪三在二楼的一扇木格子窗户前停住了。几十片薄薄的贝壳片粘在窗格上,透出些微的光亮。阮教授拈起其中一片,爱惜地举在阳光下给大家看,“这幢房子世世代代住过那么多人,能保存这些下来,真不容易呵。”他说:这种窗户叫“蠡壳窗”,是明清时代江南建筑的一种特色;上面贝壳片是靠手工磨制出来的,用竹钉一片片地钉在窗格上,工艺比较繁琐,只有富裕家庭才有这种“蠡壳窗”。清代中叶以后出现了玻璃,“蠡壳窗”也就消失了。江南地区只有周庄、苏州东山和西山的古建筑保存有“蠡壳窗”。“杭州其他地方还能找到‘蠡壳窗’吗?”阮仪三兴奋地大声询问。“‘蠡壳窗’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一个过程,以后我给学生上课,就可以告诉他们,明清建筑中的‘蠡壳窗’还可以在杭州看到……”
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1点半,阮仪三在小楼内来回转悠,时而测量、记录,时而与其他专家商讨。“有个文物贩子给我开出了20万的拆迁费。”钱希尧告诉阮仪三。“20万?应该2000万也不止!”他的话立刻多了起来,声音洪亮,高低起伏,脸上也逐渐泛红,眼神炯炯,双手不停地挥舞变化:“这样的建筑杭州有一百座吗?没有!有五十座吗?也没有!有二十座吗?我看也勉强。孩儿巷98号恐怕是杭州仅存的一处宋代民居建筑遗迹了,是杭州一个重要的历史‘地标物’!不要小看这破砖烂瓦,这就是文化,这就是财富。我们应该赶快把它保护下来,不保下来,以后就没有了,就永远是个后悔!”

大红灯笼,终于挑上了小楼

当晚,阮仪三紧急上书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
灯光下,他奋笔写道:这座老宅总体风格是清代中晚期古建筑,现在的建筑不断在原址上改建修缮,所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除了宋代的建筑遗迹,还有明代的柱础、“蠡壳窗”等,清代雕花门窗上,还有英文字出现,很是稀奇。它的价值,数千倍于一幢新的豪华商品房。
力透纸背的,是老人心中无比的真诚:“孩儿巷98号是不是陆游故居,现在已无从考证。然而,目前孩儿巷所有旧屋都已经拆除,仅剩下98号。在这种情况下,这幢楼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学术之争,不管是不是陆游故居,都应该保留。我建议政府紧急采取断然措施,抢救这幢珍贵的历史遗存,不要为了一所学校的一块用地造成永久的遗憾!这是杭州很重要的一笔财富,保留它,是对文化价值的一种肯定,保护它,是对历史遗存的一种尊重。”
一个奇迹般的逆转出现了。
面对阮仪三的紧急呼吁,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立刻作出批示:孩儿巷98号不能拆。
与此同时,权威的声音也迅速传遍了杭州内外。市人大代表周蕙紧急建议有关部门,立即撤销孩儿巷98号拆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7月29日,杭州市房管局正式决定,停止拆除孩儿巷98号房屋;9月16日,杭州市中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法律的力量将历经4年之争的孩儿巷98号保存了下来。古宅,再也不会成为推土机下的牺牲品了。
4年来第一次,钱希尧老人终于开颜而笑:“现在我心情非常激动。请允许我以古宅之主的名义,向法院表示感谢,向党政领导表示感谢,向阮仪三教授表示感谢……”言语太轻,他将一连串的心声浓缩成一封感谢信,放大后放置在楼内,向所有的人表达深深的谢意。
不久后,老人还登上小楼,挑起了五盏大红灯笼。喜庆的颜色,衬托出了门楣上一幅墨汁未干的对联:“护古巷历史建筑代代为证,保名城景色风光世世相传”。
......
《解放日报》 2003年07月04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