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科技作“笔”绘“弯弓” ——卢浦大桥建造中的科技运用

来源:   时间:2003-06-27  浏览:
华灯初上,卢浦大桥通车前的最后一次试验悄然进行。36辆重达30吨的大卡车从桥面轰然驶过,晶莹剔透的巨型弯弓只是微微弹性下沉了11.6厘米。与庞大的桥身相比,区区10来厘米几乎可忽略不计。“七项国际先进、一项国际领先”,在卢浦大桥八大创新科研项目的鉴定书上,专家们毫不吝啬地写下了平日里慎之又慎的赞美之辞。漫步于大桥坚实的科技根基之上,他们心中只有认同。
八大攻关为大桥奠基
连日来,由浦东段自发上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见惯了斜拉桥的市民由衷赞叹:“这是上海的又一胜景!”
许多人都知道,这座造型别致的越江大桥是上海南北主干道“申”字形高架的最后一笔。从这个意义上说,气势恢弘的主拱不愧为申城上空巨龙之首的点睛之笔。然而并没有太多人知道,这座以550米主跨位列“世界第一”的拱桥,却是我国著名桥梁设计大师林元培退休之前的最后一场“告别演出”。而就是这最后一次“演出”,大师选择了他造桥生涯中从未涉及过的大跨度拱桥。
“告别演出”临时换“剧本”,这样的决定不免有些戏剧性,大师心中涌动的创新灵感很快遭遇了技术性挑战:年轻时,虽做过70多米的小拱桥,但这次跨度达到550米,几乎相差10倍,这道世纪难题该如何解?大桥主跨550米,身材高大宛如巨人,而桥墩则似巨人之腿,必须“站”在坚实的土地上才能支撑发自巨人的2万吨水平推力,可偏偏遇上有“豆腐”之称的软土地基,怎么办?
答案就在于上海的科研实力。市科委、市政局联合立项,八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同为大桥奠基。第一关攻稳定。16根760米长的水平拉索(桥面和桥肚各装8根),每根携重1100吨,它们和1700吨千斤顶上提下阻,承担大桥千钧重力。另外,大桥两条拱肋并非平行,而是与地平线有一个夹角,呈内倾状,两条拱肋间距两头大而向中间逐步“收腰”,就像菜篮子的拎把。这样的设计除了出于视觉上美观的考虑,还为了保持大桥横向稳定。
第二关攻简洁。因为设计简单,世界上最经典的大跨径钢拱桥基本采用类似于外白渡桥的桁架拱,众多构件间由铆钉铆接而成,看上去颇为烦琐。而卢浦大桥却一改桁架拱为钢箱型拱,线条一下子简洁明了了许多。
大桥拱线由繁变简,设计就要由简变繁。林元培再次给自己和同事出了道难题。钢箱型拱1根杆件抵桁架拱10多根杆件,而且节约用钢量,但钢箱型拱杆件的静力、动力非线性影响要有“候分克数”的精确数据,世界上却没有相应的设计计算软件。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大学科技人员自己编程计算,浩瀚数据,字字把关,终于得出了可以付诸实施的精确定位数值。卢浦大桥也因此通透轻灵,极具现代化简约色彩。
巧妙拆分 各个击破
大师终究是大师。如此大跨度拱桥,于世界,于上海,于主设计师个人都是一次创举。借科技之力,林元培让新生的卢浦大桥巧妙秉承了自己一生之力作,集斜拉桥、拱桥和悬索桥的施工工艺于一身,用一条绚丽当空的彩虹串起他40余载的造桥人生。
拱桥施工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多次聆听专家细述卢浦大桥的建造玄机,其中有一句话可谓道破天机:先将大桥一一拆分,再用已有技术一一攻克,正所谓“大事化小”。巧的是,科研人员恰恰将桥分解成三部分:三角区对应拱桥,临时拉索对应斜拉桥,水平拉索对应悬索桥。这样一拆,大家心里就有了九成把握。
尽管如此,到了实际施工时,建设者们仍经历了多次思索和选择。首先,江面不能搭脚手架,彩虹般横跨江面的主拱该怎么装?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悬臂施工和转体施工。所谓转体施工就是将主拱拦腰截断,先在岸上安装好后,再以岸为轴,转体90度至江面。广东的一座跨江拱桥就曾采用这种施工工艺。而位于浦西江岸的江南造船厂没有这么大的转体空间,所以只能采用悬臂施工。
虽然上海的建筑单位没有悬臂施工的经验,但在造斜拉桥时曾运用过类似的斜拉扣索法,而且颇为驾轻就熟。只不过当时是直线,而现在则变成曲线。由此,现场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设计了两座高178米的临时塔,每装上一段拱圈,就用临时索将它与临时塔牢牢扣住,待整个主拱合龙后再予以拆除。
其次,如何铺设从主拱拦腰而过的桥面?施工人员按照重庆鹅公岩悬索桥的建设经验,让驳船载着桥面梁停于江面,“趴”在主拱上的吊机将桥面梁依次吊起,吊机本身则沿着主拱“匍匐前进”。
“天工”筑就“生命线”
美国、日本造桥专家日前参观卢浦大桥后,忍不住竖起拇指:“‘世界第一拱’不仅是跨度上的,连蚂蚁都爬不过的无缝焊接更是硬碰硬的世界第一!”用科学说话,卢浦大桥的建设者们为世界第一的“碧波长虹”筑起一道抗裂、抗风、抗震的“生命线”。
作为国际上首座采用全焊接制造的钢结构拱桥,卢浦大桥的焊接技术创下了堪与其跨径媲美的壮丽纪录:一次合格率在99%以上,精度达到毫米级。更令人惊叹的是,为了拼接构件,焊接车间仅焊条就用去了1200吨;数万块钢件焊缝长达582公里,相当于上海到南京一个来回;一条焊缝的焊接次数最多超过60层,完工后必须全部经过超声波、磁粉、X光射线等三道探伤检测。难怪有专家戏言:“世界第一拱”是工人们用金属和汗水一点一点“绣”成的伟岸身躯。
回忆两年零九个月的建造历程,无数镜头让人骄傲。其中最为难忘的是去年夏天,尚未合龙的大桥稳稳经受住了“亚马逊”台风的考验。这同样得益于施工前的科研储备——近乎“苛刻”的抗风试验。常规风洞试验只做垂直、水平两种风向,同济大学科研人员却将离市中心最近的宝山、龙华、川沙三个气象站前35年记录的6万多个风速风向数据,像过“筛子”一样进行分析,然后把大桥方圆4平方公里内的地形地貌全部微型“克隆”做成地形模型,模拟每秒风速36米的12级台风,从16个方向朝卢浦大桥劲吹……最后发现,卢浦大桥被风吹垮的概率几乎为零;但风荷载却会使大桥受到相当于自重30%至50%的力,造成上下数十厘米的等幅振动。科研人员及时开出“处方”:必要时,给大桥钢结构表面穿一层数毫米厚的高纤维建筑膜,它的作用犹如一层润滑剂,风一吹到钢结构时就会迅速滑离。如此一来,即使12级台风来临,卢浦大桥也能岿然不动。


《文汇报》2003.06.27 版次:5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