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百年间的红色百宝箱|见字如晤,穿透时空的正义感
来源:青春上海
时间:2021-04-27 浏览:
在“觉醒年代”,一位16岁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同济大学档案馆珍藏着一件红色展品:钱钟仪烈士在1935——1936年的家书手迹。这本《钱钟仪家书手迹》是由他的家人整理而成,保留了一代人的精神断面。虽然画面上的纸张已经泛黄,但这段围绕家书的往事却让人心潮澎湃。
钱钟仪,1920年3月出生于富裕的书香门第。父亲钱基厚与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为孪生兄弟。1935年,钱钟仪考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在校期间,他孜孜不倦地攻读德文,平时喜爱阅读鲁迅著作,还经常与进步同学一同交流。
在这本集册中,有31篇他在同济大学读书期间的信件,仔细翻看,能看到他有关学习、校园生活、学生活动的影子。
1935年11月1日,汪精卫开会时遇刺受伤,局势紧张。上海加上之前经历过“一·二八”事变,到处人心惶惶。这种恐慌的局势也波及到了沪上各大高校,因此钱钟仪在家书中提到了此事。他认为只捕风捉影听到了些谣言,就逃避一空,“甚可笑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社会局势有着自己冷静的判断和敢于直面问题的果敢:
“儿校中近日因风声甚恶,大呈恐惶,附中主任及各教员纷纷至沪等候消息,学生亦多谋迁地为良者。大学部秩序较好,然亦谣言蜂起,多捕风捉影之谈,人心混乱至此,其中恐有奸人操纵也。据同舍言,暨南、大夏诸校学生逃避一空。以智识分子而出此下意识举动,甚可笑也!”(1935年11月3日信件)
同时,钱钟仪富有同情心,敢于抗争。当时有同学李鑫因为与学校教务主任不和,学校寻借口开除该学生。同济学子们听到此消息后个个义愤填膺,由钱钟仪撰稿递呈学校当局请求撤销该处分:
“同学莫不言之痛心。日复惴惴,为已身危,拟呈文上请,求其撤销。同时遣代表前往说辞,级会中嘱儿属稿,儿以义不可却,已允之矣。”(1936年2月28日信件)
“同学李鑫开除学籍事,已由余主任准允开校务会议复议,目前似已无问题矣,以此并告。”(1936年3月7日信件)
翻阅书信手迹,我们能看到钱钟仪也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青年。在读书期间,他逐渐认清反动当局面目,同情被特务迫害的进步同学,尽己力为他们提供援助。
烈士家书中有友情和亲情,但更让人动容的是他们对于理想的追求。1938年,钱钟仪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丽水西区区委书记、丽水县委青年委员、宣传委员等职,他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为农村党的建设和开展抗日斗争作了大量工作。
1942年3月,钱钟仪在瑞安地区被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入狱。面对严刑拷打,拉拢利诱,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反复宣传党的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7月,被杀害于瑞安横山乡龙星村,时年22岁。
// 对话 //
以史为鉴,担起青年人的责任
青年报:作为当代大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责任与担当的?
李鹏朔(讲解员):和钱钟仪一样同为同济人,同为青年人,我会向革命前辈看齐,传承先辈红色基因,赓续先烈精神血脉,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担起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责任,追求卓越,矢志奋斗。
青年报:读完钱钟仪的家书,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李鹏朔(讲解员):一封封烈士家书,一段段英烈故事。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读到了梦想、友情和亲情,更读到了烈士对革命事业始终不渝的“初心”。这本家书集册,为我们追忆初心、缅怀先烈提供了经典的文本,同时也将红色革命基因浸润广大年轻学子的心田。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文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04/27/1619485258110027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