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近日网络上青年人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自播出两个多月来,热度不减,持续升温,在青年群体中深受欢迎。
谈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获得的高口碑,该剧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龙平平教授认为,在创作中只有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有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够赢得观众、赢得青年。
他说:“《觉醒年代》这部剧让当年的青年跟今天的‘90后’‘00后’实现了自然的沟通,青年人能通过这部剧对我们党的历史有这么一个认识,我觉得作为一个党史工作者感到无比的欣慰。”
25日,龙平平与同济和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成员单位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讲述党的初心故事,并在烈士陵园讲授党课。剧中扮演陈延年烈士、陈乔年烈士的青年演员张晚意、马启越一同前来交流,他们与300余人师生面对面,分享该剧创作中的心路历程和收获感悟,将青年们带回到百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觉醒年代”。
现场由同济大学思政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占才主持。“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任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见面会在青年演员张晚意、马启越经典台词演绎中拉开序幕。龙平平教授谈起了创作这部剧的初衷。
他说:“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些一百年前的革命青年介绍给今天的青年,让大家知道他们、记住他们,并以他们为楷模。”他表示,“今天我很骄傲地说,通过《觉醒年代》,中国有数以亿计的青年记住了陈延年、记住了陈乔年。作为编剧,我感到非常的欣慰。”《觉醒年代》被公认为是生动鲜活的党史学习教材。龙平平教授表示,这部剧能帮助大家,特别是青年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前的这一段历史。这一段历史至关重要,这部剧对帮助观众更好地学习党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谈起这次演绎陈延年革命烈士,张晚意颇为感慨:“我很有幸呈现了一个历史伟人、一个革命先烈,能够让现在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看到,我尽到了身为一名演员应有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非常感谢这部戏,让大家能够知道陈延年、陈乔年这些革命烈士。”马启越也讲述了拍摄中的一些细节和自己思想上受到的触动,特别是如何在剧组长达8个月的拍戏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在互动环节,在场的同济大学及沪上兄弟高校师生踊跃提问,他们表达了对《觉醒年代》这部剧的喜爱,并就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演员如何调整心理完成角色演绎、拍摄中印象深刻的片段、剧中一些细节的安排等多个问题,与龙平平教授及两位演员交流。
同济大学学生盛乾骜说:“今天的见面会让我更加认识到,我们当下的美好生活是百年前那一批新青年用流血牺牲换来的。读史明智,我们要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铭记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更加明确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同济学生龚雅尔说:“在今天的交流中,我看到了龙平平教授将党史以更生动的方式推向大众的良苦用心。的确,我们对党走过的百年历程的了解还非常有限,我们应该自觉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和强大力量。”
龙平平教授从“创作初衷”“思想溯源”“场地溯源”“人物溯源”4个方面,结合《觉醒年代》剧本创作,围绕该剧中重点讲述的1915年至1921年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三件大事,阐述了对“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一问题的思考。报告会中,还穿插播放了一些剧中的经典片段。
报告中,龙平平教授以剧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情节为例,通过陈独秀、李大钊两人在海河边上看到义和团的老英雄给兄弟们放河灯时的一番话,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难民,两个人激动了,我们得建党!为什么要建党?不为别的,就为了他们——河堤上的难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活着,能够获得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快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4月25日中午,龙华烈士陵园内,一派庄严肃穆的氛围。在烈士墓区,龙平平教授,青年演员张晚意、马启越,带领同济大学及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成员单位的75名学生代表,手持一枝枝素洁的菊花,分别来到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的墓碑前,默哀、鞠躬、献花,向烈士们表达深切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一堂以“百年回望,溯源初心”为主题的实景沉浸式主题思政课在龙华烈士陵园开讲。
“刚才祭扫了烈士墓,我看到龙华烈士陵园里静静地躺着许多革命烈士。他们一百年前都是像你们一样的青年学生,冲在了爱国的最前面。我在这里给同学们讲一讲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的故事。”龙平平说。
他简要介绍了两位烈士的革命经历。两位烈士在赴法国勤工俭学后,选择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令人痛心的是,两位烈士先后不幸被捕,英勇牺牲。牺牲时,陈延年仅29岁,陈乔年仅26岁。
龙平平教授特别提及《觉醒年代》中一组经典镜头。屏幕上,陈独秀送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两个阳光少年正满怀憧憬拥抱新生活。
这时,镜头一闪,转到了龙华,是两位志士戴着镣铐、踏着血水、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的画面。
“我看了这场戏至少有20遍了,每看一次都忍不住号啕大哭。”龙平平动情地说。“我写《觉醒年代》,就是想让同学们知道他们、崇拜他们,不能忘记他们,要以他们为楷模,把我们国家建设好,去实现这些革命烈士的遗愿。”龙平平说,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从烈士的身上汲取真理的力量、感染爱国的热情,好好学习,在我们这样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贡献出同学们自己的力量。
“100年前,是你们觉醒世人,带给中国人新的思潮、新的主义,为近代中国指明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100年前,是你们觉醒青年,带给中国人新的政党、新的革命,为中国走向独立自主奠定了基础。100年前,是你们用鲜血觉醒时代,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人开天辟地,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站在这里,一起书写《觉醒年代》的续集,望这盛世是对先烈最好的铭记。吾辈当自强,我们将永远秉承觉醒年代的精神力量,以青春之自我创造青春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烈士陵园,同济大学学生代表来子旸真情告白英烈。
作者:彭德倩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6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