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新冠假病毒现身上交会高校展区,怎么测毒、防毒、杀毒?新装备都安排上了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1-04-16  浏览:

啥?上海科研人员发明出了新冠假病毒?

16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进今年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发现这项“COVID-19冠状病毒的假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项目现身高校展区。原来,同济大学研发并提供了一种新冠假病毒细胞模型,其核心专利就在于改造假病毒的糖蛋白结构,形成简便高效且成本合理的疫苗保护力检测技术。

【荧光标记测病毒】

当前,世界上多国已经发现新冠病毒出现新的变异株,因此抗疫不仅需要全民接种,而且需要每年补接种针对新变异毒株的多价疫苗,这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长期需求。同时,如何评价疫苗接种后是否在人群中产生了足够的保护力,也是第三方检测机构正在开拓的一个长期市场。

记者了解到,假病毒其实利用了缺损型病毒基因组,其包含的结构基因可以被人为去除,或者受到调控而失去活性。这样的假病毒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病毒研究风险,也可用于筛选抗病毒药物、测定感染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效价、寻找新冠病毒表面抗原上中和抗体结合的表位,以及评价疫苗免疫的实际效果。

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人们可以观察到新冠病毒结构,它们身上的冠状棘突是病毒包膜表面的糖蛋白。而同济研究人员对病毒棘突蛋白进行编辑和改造,将其打上一种“绿色标记”,表达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成功组装出安全的假病毒。这样一来,假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系后,就会表达出荧光素酶。而当抗体能够阻断假病毒感染时,用酶标仪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便可计算出接种疫苗后所产生抗体的中和力。

这项技术填补了生物医药行业内的空缺,目前已成功覆盖了新冠病毒在英国、南非、巴西等地首先发现并报告的变异毒株,具有高重复性和可靠性。这一方法适用于疫苗接种后和疫苗采购时的抽查检测,可以发展成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一项长期抽查检测项目。

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59169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