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海教育新闻网】志智双扶,同济大学生志愿者奋力前行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时间:2021-03-26  浏览:

“我学成之后会回来的,我将建设美丽的家乡。”在3月23日同济大学的思政大课上,杨敬笔一边将描画家乡的场景画上了圆满句号,一边这样说道。杨敬笔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也是云龙县当地通过国家专项计划首位进入同济大学的大学生。

自2013年定点扶贫云龙县以来,同济大学聚焦“志智双扶”目标,针对云龙基础教育现状,启动并持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扶贫专项行动。8年来,一批批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奔走在扶贫路上,他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热情助力当地的基础课程建设、学生素养扩展、乡土教育扶持,努力为未来乡村建设培养一批“知乡、爱乡、守乡、建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接力爱心支教

踏上云龙这块土地的,还有一群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同济研究生支教团队。

2014年和2016年,同济大学先后在云龙县团结中学、长新初级中学设立支教点。7年来,已有36名同济青年赴当地支教,持续接力,补当地师资短板,助力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当第一批同济支教团走进云龙时,映入眼帘的是崎岖的山路、破漏的教室,磨损到粉笔无法书写的黑板。”贫困就这样真实地呈现在同济学子们眼前。心怀使命感,支教团学子迅速行动起来。

支教团开展“控辍保学”,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他们为当地数十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寻求资助,一对一爱心助学。他们勇担主科教学任务,每周教学任务超过20课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志愿者负责的多门课程成绩有显著提高。

他们为学习基础太过薄弱的孩子,开小灶。他们开展“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工作,帮助重点学生课程补习和定点辅导,建立“一人一册”动态评估记录,全过程辅导学生学业发展。

他们开展尖子学生“培优计划”和重点学生“送课下乡”。他们坚持每周末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县一中为高三尖子生进行高考辅导,还召开多次学习交流座谈会,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方法、备考经验等体会,并进行难点重点习题答疑。2018年,当地一名学生因腿部受伤行动不便无法来校上课,支教团成员每周下乡为其补课,一学期风雨无阻。

他们利用假期在村落开展课外辅导,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中外名画赏析”“认识23个声母”等课程。

依托同济大学为云龙打造的3所梦想教室,他们为孩子们搭建“解忧角”,让他们既可与父母视频通话,又可在线倾诉烦恼;依托梦想教室,他们链接同济全校学院与研究所的优秀教师和学生,一门门带有同济烙印和同济温度的特色梦想课程跨越千里,传送到孩子们眼前。

他们还开展云龙学子上海游学活动,数十名云龙学子来到上海,来到同济大学……

同济学子的志愿帮扶也接连赢得荣誉:获评“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2019中国慈善项目大赛百强榜单……

同济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云龙分团成员张浩然、王雨濛,将支教团的一项项真情服务细细道来。“我们并不后悔,用一年不长时光,做终生难忘的事。”王雨濛说。

正在云龙支教的同济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梁峻浩说:“我对思政大课中所展现的扶贫故事深有感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教育始终都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我们研究生支教团会握好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做好志智双扶,为乡村教育事业接续奋斗。”

深耕乡土教育

同济学子走进诺邓村,并非只是一次普通的支教。2013年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当地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缺乏认同,当地特色乡土文化传承面临危境,同济大学志愿者彭婧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诺邓村年逾八旬的李文井老人每天坐在万寿宫门口,一遍遍向游人述说着诺邓的历史。他看到村里来了大学生,更是急切地拉住这群年轻人,他说,要是他不讲,这些历史以后就没人知道了。

当地孩子对家乡文化的陌生,更是刺痛了同济学子的心。课堂上,彭婧询问孩子们:“你们会唱白族调吗?”没料到,面前十多个娃娃全都一脸茫然。

“乡村的发展也许陷入了一个困局,文化的凋零带来了当地人对文化的漠视、越来越缺乏对家乡的认同。”彭婧说,“我想要去做点什么,去行动、去改变、去影响。”回到同济大学后,她与伙伴们发起成立了“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希望通过乡土教育和乡土文化公众传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粒粒建设家乡的种子。

2014年7月,彭婧带着新的志愿者团队第二次踏上那片古老的土地。此次,同学们为村里的孩子们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我的村庄,我的故事——乡土文化传承夏令营”。

当个小导游,带您游游咱诺邓;当回设计师,为我们的村庄设计不同风格的客栈;来个创意大比拼,为建筑巧装饰;动动手,小组合作搭建诺邓的桥梁模型;找找身边的植物,做成各色标本;扮演阿雄、阿花,出演情景剧《诺邓兄妹》……在彭婧的倡导下,大学生志愿者们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丰富多彩的“诺邓”特色乡土教育主题活动。

志愿者来了,终究会离开。如何能让村里一拨拨娃娃能持续受益?彭婧团队萌生了“编撰读本”的想法,大家说干就干。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访谈村中老人,结合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为所思,《诺邓乡土文化读本》应运而生,读本在手,可览诺邓的风物、历史、民俗、节日、古建、特产、艺术、传奇故事……

每年夏天,云龙成为了彭婧及其团队必去的地方。这一行动,迄今已经坚持了8年。他们在诺邓开展田野调查,编写乡土文化读本,开设乡土课程,开创了诺邓乡土文化创变营,复兴诺邓古市集……形成了同济特色的乡土文化教育“柔性扶贫”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乡土教育行动,为乡村培养了一批“知乡、爱乡、建乡、守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同济志愿者的指导下,诺邓青少年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老屋故事”“洞经古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成果;排演盐文化戏剧、绘制白族民居古建名片、撰写家园山水诗歌,形成系列诺邓文化创意作品;通过举办乡土文化公众展览、复兴诺邓古集市等活动,促成诺邓洞经古乐队的公开演出,再现盐马古道的历史风貌。团队还指导当地青少年成立“美丽乡愁诺邓古村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在他们心中播下建设家乡的种子。

彭婧团队还对在诺邓开展的乡土教育行动进行了工具化的梳理,形成了“家园一方志”计划,包括“扶贫”行动工具包、家园一方志模板等素材,已有来自全国1300多名青年志愿者加入其中。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为家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将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文化自觉的涟漪,让扶贫行动持续接力,让更多地方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乡愁。”彭婧说。如今的她,已是同济大学的一名专职辅导员。

8年间,同济大学圆满完成各年度扶贫任务,多次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年度考核中获得“好”的评价。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同济大学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用心用情用力,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践行同济人的使命与担当。

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表示,在脱贫攻坚的伟业中,高校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同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勇担使命,依托自身优势,坚持“规划先行,重点突出,整合推进,精准帮扶”的扶贫方针,全面助力云龙打赢脱贫攻坚战,用实际行动在滇西大地书写了一份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

记者 颜惠芳 通讯员 黄艾娇

链接:http://m.shedunews.com/msite_1/con/2021-03/26/c6009.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