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时隔四年再次为本科生开大课,85岁汪品先院士想讲什么?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1-03-10  浏览:

4年前,同济大学官方网站上,一封408个字的信,格外引人关注。那是一封“邀请函”,来自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那时,81岁的老先生自荐为全校本科生开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老师在课堂的演讲,和学生在网上的讨论,激发起热情和火花,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这句话,汪先生写在了邀请信中的最后一行。

时隔四年的3月10日,这封邀请函依然有效,这座“小木桥”迎来新的青年学子。全部8讲均由汪品先院士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再次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精心设计专门准备八讲系统性内容

“我们有责任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汪品先说过,这一次,这位85岁依旧奋战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师者,想对学生说些什么呢?

这位耄耋之年的先生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与四年前相比,没人会想到,去年曾经历过一次死亡率高达30%的病症,住院38天。“这下我成真正的‘院士’了,”上课前,他开着玩笑,脱下外套,健步走上讲台。台下,几百双眼睛,求知若渴。

“四年前,同样在这个教室,我上过这门课,”汪先生说,当时的课,源于感受到大学教育界“文理交融结合的氛围不够”,想着“热闹”一下,让学生在求学的时候,能更深地感受到课业的好玩儿,所以想做一点小小努力。这一次,他准备更加充分,希望系统性为学生讲讲他感受的“科学与文化”。第一讲提出问题,接下来三讲分析问题,两讲归纳问题,最后两讲总述。

一开讲,投影幕布上出现巨大“尼安特人”图片

第一讲主题:“科学的产生”,其中包含“科学文化的一部分,文理同源”“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属于海洋文明发展的结果”……

一开讲,巨大的投影幕布上,出现“尼安特人”图片,那是与智人最接近的人群,早已湮灭在历史中。 上溯发现, 后者较前者,在发展早期多了绘画、雕刻等艺术印记。

“人类不光有物质生产,更有智力生产。比较成熟的物质生产管理,人类在智力生产的效率始终并不高,”在汪品先看来,智力生产,包含信仰、科学、艺术,早期人类社会,三者合为一体,经过几千年发展,到14-17世纪经过文艺复兴后三者分离。它们各自的发展道路大不相同,在现代社会里,分工明确,由不同的人承担,但仍然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经过这样的溯源,可以发现,科学离开了艺术文化土壤,割裂开来发展,或许并不那么容易,或许可以有更多选择。”

细致论述中,不时闪现中国科学发展历史上的小花絮,例如,science这个英语单词,康有为翻译时用了“科学”二字,严复的翻译版本,则从中国古文中追溯同义,从“格物致知”中取“格致”二字。

“科技和文化间的断层,十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达·芬奇和唐伯虎有啥异同?”“阿拉伯数字零的出处到底是哪里?”……古今中外的科学故事娓娓道来,共同指向古文明产生的几千年以来,文化与科学的密不可分。引来阵阵笑声、掌声。

“我是被汪先生和这门课的名字吸引来的,”土木工程系大二学生许林说,感觉课堂上学到的偏向书本和专业的知识,缺少与文化的联系,感到很有必要听一听。对这门课热门程度缺乏思想准备的他,准时来听课,已经没位子了,只能站在最后。

“深层次的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源头创新’是一种文化行为。”汪品先认为,以中国之大,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改变社会发展的模式,就不可能学小国走取巧的途径,必须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和社会,要求建设“创新文化”。

在他看来,科技和文化间的断层,十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断层的成因除政策因素外,还在于“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在发达国家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应。

作者:彭德倩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48708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