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科学中国人】梁爱斌:撑起生命的晴空

来源:科学中国人   时间:2021-03-04  浏览:

“一早就可以看到他在病房忙碌的情形——询问病人治疗的情况、嘱咐病人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人随和,不管是病人还是家属提出的问题都能耐心地回答。”

“对于我们这些病人,梁主任更是非常关爱,我算是遇到了一位对的医生!”

…………

打开“好大夫在线”,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梁爱斌敬业、负责的形象跃然眼前。“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血液科医生,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专业基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血液科医生,既要有过硬的临床专业技能,还要具备非常强的细胞生物实验能力。”梁爱斌说。从事血液系统肿瘤及传染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20多年,他始终夯实着自己和团队的业务能力,以满腔的热情致力于提高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他们的疾病负担,为他们撑起生命的晴空。

抓住创新这只“牛鼻子”

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在梁爱斌看来,“1的稳固”需要有不断发展的医学创新来作为强大的后盾,而如何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加速度”前进,是一个研究型医生的必答题。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有一个代表性的平台——单细胞水平血液肿瘤干细胞创新研究平台。肿瘤干细胞被广泛认为是肿瘤形成的“种子”细胞,在肿瘤发生、维持、转移与复发过程中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针对肿瘤干细胞进行靶向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为肿瘤治疗指出了新方向。然而,肿瘤干细胞数量稀少,分离及纯化较难,成为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关键性技术瓶颈问题。

梁爱斌团队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起了一个新型平台,对血液肿瘤干细胞进行分析研究。对此,Cell杂志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这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启了单细胞遗传学及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新纪元”。

诚如其言,利用该平台,梁爱斌团队不仅解决了肿瘤干细胞数量稀少这一瓶颈问题,还有效地分析了肿瘤干细胞群体内的异质性,筛选出血液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其中,CD244和CD274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Alox5的抑制剂——Zileuton具有高效抗肿瘤作用以及较低的血液学毒副作用,有望成为针对骨髓增生性疾病(MPN)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肿瘤干细胞靶向干预的临床治疗方法。

白血病究竟要怎么治疗?作为一位临床医生,梁爱斌思考的显然不只是靶向干预。多年临床过程中,他发现部分患者对化疗药物会迅速产生耐药性,往往预后不良,“但是常规化疗又是如今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他希望能够缓和这种矛盾,途径就是减少白血病耐药的发生。近年流行观点认为:异常的DNA损伤修复系统在白血病细胞的耐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乙酰化”是改变蛋白质功能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

基于单细胞水平血液肿瘤干细胞创新研究平台,梁爱斌团队在国际上首先提出“DNA损伤反应关键基因通过维持白血病干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进而调控其自我更新能力”这一科学观点,并获得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的立项。他们的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通过调控AKT乙酰化,改变其自身的磷酸化水平而影响白血病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丙戊酸钠(VPA)可通过靶向抑制HDAC3而减少白血病耐药的发生。

2017年,该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Leukemia上。该成果的提出,意味着白血病细胞DNA损伤反应的乙酰化调控相关因子及信号通路将成为白血病干预的新途径及潜在的药物靶点。目前,梁爱斌团队正在牵头开展有关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常规化疗治疗AML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以期实现靶向干预HDAC3/AKT信号通路的临床应用转化,这对降低AML耐药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化疗有它的历史贡献,不能一味地否定,尤其在早期肿瘤细胞负荷过大时,完全可以降低负荷。但细胞治疗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逐步把化疗给边缘化。”梁爱斌表示。他看中的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性手段,通过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可变区和胞内信号域在体外进行人工基因重组,生成重组质粒,通过转染至患者T细胞,使患者T细胞表达肿瘤抗原受体,CART细胞能克服体内依赖MHC介导的杀瘤机制,并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而进行准确性杀伤,在体内外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靶向性。

自2015年起,梁爱斌团队紧跟国际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风向标,在国内率先开展CART治疗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16年,“CART细胞精准靶向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推广”项目获得上海市申康创新项目资助,通过多中心临床实验研究,首次获得CART细胞疗法在中国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统计数据;阐明了CART体内增殖及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和途径,为实现CART细胞制备及临床治疗体系的标准化及大规模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也为开发下一代的新型CART细胞提供了方向。该研究项目已申报国际临床实验,目前已接受来自国内外30余家单位推荐的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ART治疗,使90%的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50%的淋巴瘤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令这些走投无路的患者绝处逢生,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这几年,梁爱斌积极参与CART治疗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并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关于CART治疗中的细胞因子风暴的判定及治疗规范,全力推动CART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但他并没有盲目,反而十分清醒地认识到,CART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还有许多潜能没有挖掘出来,他和团队肩负的担子还很重。

锤炼活力四射的血液科

时光退回到2005年,35岁的梁爱斌成为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中最年轻的血液科主任。这并不是什么美差,整个血液科当时只有4名医生、15张床位,人员严重匮乏,医教研全面落后。

如何破局?梁爱斌选择了从提高科研能力入手。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梁爱斌团队终于迎来了科研之花的绽放。近年来,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联合WGCNA方法进行血液肿瘤干细胞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他们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编国内权威著作1部,申请国家专利12项。此外,他们在血液传染性疾病——附红细胞体病(EH)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一种由于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10多年来,梁爱斌团队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在EH的病原学和致病机制研究方面提出了不少首创性的发现,如:他们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犬EH病;首次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附红细胞体的超微结构,为揭示附红细胞体引起红细胞变形、溶血的病理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率先运用Shotgun技术对附红细胞体蛋白组学进行研究,为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和寻找药物治疗的有效靶点提供了线索和途径等。基于该系列研究,他们发表SCI和EI论文10篇,约占国际上附红细胞体病相关论文总数的1/3。

与此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人、猪、犬、牛附红细胞体的特异性、灵敏的PCR 检测方法,研制出了相应试剂盒,解决了附红细胞体分离纯化技术瓶颈,已获得专利授权,并制定相应行业及地方标准2项,为诊断和深入研究附红细胞体病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附红细胞体病诊疗体系,推广至全国22家医院作为临床诊治常规应用,迄今已经诊治EH病患者达400余人,总有效率达98%。

为了培育血液科的创新土壤,作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领军人,梁爱斌以身作则,在科研上下了苦功夫。他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重点项目2项),以课题骨干身份参与原“863”项目1项、原“973”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身上环绕着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获评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模范院长、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

能够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与梁爱斌团队的“规矩”密不可分。从接手血液科起,梁爱斌就坚持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了科室的诊疗规范。在血液科,每周都会举行3次晨间小讲课,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国内外各种疾病的新进展和诊疗技术,扩大科室员工知识面。梁爱斌认为,人才是血液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他十分重视学生培养工作,积极把握教学趋势,根据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他对整个学科体系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进行必要的归并、整理、补充、调整,使教学内容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整合形成了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临床教学基地‘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和“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和考核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项目,他所在的教研课题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体验中成长,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深度学习”。至今,梁爱斌已经有2项课题成果分别获得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他培养的多名研究生毕业后已成为所在科室的中层骨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等多项资助,被授予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因此获评为2018年“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优秀导师。为了给团队注入活力,他还采取了“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先后从日本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引进博士,将科室人才送至美国mayo clinic、NIH等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培养,积极选派医生和护士进修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先进技术,为科室储备人才。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血液科如今已经成为一支拥有24名医生、32名护士的优秀团队。借力同济大学干细胞中心及同济医院转化医学中心,这支血液科团队以CART为特色的细胞免疫治疗突破重围,提升了学科影响力,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科技影响力逐渐提升,也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他们扩展到86张床位,科室的年门诊量、出入院病例数居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前列,成为同济医院和同济大学重点发展科室。而梁爱斌也带领血液科连续7年举办国际造血干细胞论坛及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美国、德国等血液领域知名专家,就领域最新技术与临床进展进行学术交流,大大提升了血液科在领域内的知名度。

梁爱斌的“野心”从来没有局限在同济医院这一方“小天地”中。他带领血液科与上海西北多家医院合作,成立上海西北地区血液病诊治中心,建立各级医院转诊体系和会诊体系,做到各级医院对患者按照病情的急缓、轻重等方面进行分诊和双向转诊。同时,与全国31家医院建立医疗联盟,覆盖全国10多个省份,努力建设和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制定危重血液病人有序转诊及诊疗规范,解决疑难血液病患者的诊治难题,定期开展医联体单位的学术交流,带动联盟医院的诊疗技术进步。

“开展医联体合作,除了将医疗技术下沉,更好地服务患者,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培养人才。”梁爱斌举例道,就像患上贫血,输血只能解一时之忧,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需要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医联体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医院的自身造血功能。

做患者的贴心人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特殊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决定学医之前,梁爱斌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因为母亲时常生病,梁爱斌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医生。读中学后,文学作品中那些自告奋勇奔赴前线的军医,也深深触动了他的少年心。高考志愿表里,他清一色都填了医学专业,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仁医。从上海铁道医学院(今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后,他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被调剂到血液病学专业,这也是他与血液病学结缘的起点。

2001年,梁爱斌往德国乌尔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有一次因为没有及时完成导师送检标本的流式细胞学检测,他受到了严厉批评。导师告诫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并正确地处理好手里的工作,这是做好医生的基本素养,如果再犯类似错误,就要被解雇。”这件事给他敲响了警钟,从此,严谨成了他律己、律团队的一个重要准则:凡是涉及患者和工作的事情,一定第一时间处理,绝不容拖沓。他每次查房,都要求下级医生汇报病史条理清晰,重视患者的主诉和体检,各种检查结果要仔细分析核对,各级医生要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不能被检查结果牵着鼻子走。

“不管是来到我们科室就诊的患者,还是会诊时接触到的患者,只要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再危重的情况我都毫不犹豫地收下。”梁爱斌说。勇敢,是整个血液科的另一重底色。

一位22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孕妇,就诊时脸色苍白,全身瘀点瘀斑,血常规显示极重度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收治当天就出现了严重的先兆子痫。梁爱斌组织妇产科、麻醉科等相关人员会诊,经过积极地抢救,患者暂时脱离了危险,相关科室会诊后决定输血后尽快为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约定手术日期的前一晚,患者突然破水,提前发动产程。时值周日,梁爱斌匆忙从家中赶过来为孕妇的分娩保驾护航。经过一夜的煎熬,孕妇终于顺利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一夜未眠的梁爱斌又投入了第二天的工作。“没有梁爱斌主任的收治,就没有母子的平安。”孩子的父亲含着眼泪说,事后他特意制作两面锦旗送给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其中一面专门感谢梁爱斌。“收治高危产妇,对科室来说压力巨大,但也不能看着他们去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对梁爱斌来说,不惧怕救治失败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是医者的担当。

从一名普通的住院医生成长为有担当的知名主任医生,梁爱斌的初心从未变过。在他眼里,患者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收治患者后,他会第一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就治疗方案达成一致。他常说,得了血液肿瘤的患者都是不幸的,患者往往因病致穷,甚至人财两空,能让患者得到最大的关爱有时候比最好的诊疗手段更加重要。“医术+医德”,令患者由衷地视他为贴心人,也使得治疗过程变得更加和谐。

“如果计较局部很可能就会输,而从容应对暂时的困境,放眼全局则离胜利就不远了。”梁爱斌用他的围棋观打比方来形容自己的心态,只要不计较一时得失,就能够从容面对医生这份事业。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272566716870027&wfr=spider&for=pc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