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防非新名词有组织通风

来源:   时间:2003-05-28  浏览:
同济大学教授详解通风科学

坐上出租车出行,照例要大开车窗通风,可是遇红灯停车时,恰巧边上驶来一辆公交车,黑呼呼的废气顿时扑面而来。这样的场景,人们如今常会遭遇。其实,通风招来废气污染,并非马路上才有。非典时期人们对通风特别重视,同济大学教授龙惟定就此再三呼吁:通风也要讲科学。
自然通风有好处,但也有局限性。龙惟定教授向记者举例:上海马上要进入黄梅时节,这段时期的特点就是湿度高,气温也正好是30摄氏度左右,如果只强调自然通风,会使室外的高湿度空气大量进入室内,人不舒服,细菌也容易繁殖。
自然通风也要讲科学。龙惟定教授呼吁,未雨绸缪抓紧采取措施实现有组织的通风。所谓有组织的通风,就是在住宅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现在人们在选择住房时,一般都比较重视房型、小区绿化等因素,对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不大在意。而房地产商在开发楼盘时,也只是从美观的角度出发设计门窗,并不充分考虑自然通风问题,比如在客厅内设计了很大的落地窗,但并不考虑这扇窗能不能形成空气对流。其实,现在只要运用计算机系统,就能迅速模拟小区或者居室的空气环境,包括住宅的保温性如何,是否节能,气流运行是否合理等。



《文汇报》2003.05.28 版次:2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