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吴启迪:教育创新为高校改革指明方向

来源:   时间:2003-05-09  浏览:

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女士是博士生导师、智能控制专家,她是第一位以民主推举产生 的校长,也使同济大学在88年的历史有了女性任校长的记载。

  吴启迪任校长,用同济大学人的话说,是众望所归。按照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学校校 长任职的7项必备条件,吴启迪年轻,当然占很大优势。但吴启迪又不单单是因为年轻。 同济大学的师生说,我们选吴启迪任校长,很重要的是因为她有特别强的事业心。
  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吴启迪,1966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1970 年被分配到云南一家电讯器材厂工作。十年动乱,使吴启迪未能在清华受到完整的高等教 育,但是,艰苦的工作环境, 则培养起她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在工厂, 她坚持自学外 语,钻研业务,参加新产品的设计、试制, 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1975年, 她调到北京,在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其非凡的才华得到了更进一步的 发展。 她主持编制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国家标准GB2425━━81” 荣获国防科技 进步二等奖、电子工业部重大科技进步一等奖。1978年,吴启迪再返清华深造,三年 后获自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继而赴瑞士联邦苏黎士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研究所攻 读博士学位,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她在博士论文中对一类具有饱和特性的非线 性系统提出了系统和稳定性分析方法,被国外专家赞誉为“填补了理论与实践间鸿沟的非 常成功的结果”,是对控制理论“有意义的创新贡献”。

  1986年,吴启迪怀着对祖国、对教育事业的眷恋之情,来到同济大学任教。有人 问她, 回国后在诸多职业选择中为何选择教师职业?她深情地说:国家的进步, 社会的 发展、 国民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学校教育。从感情上讲, 我的 家庭中有许多人从事教育工作,我和教育有着不解之缘。而从国家建设的需要上来讲,目 前,国家特别需要一批学有专长、有奉献精神的人从事高层次的教育工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我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基于这片深情,吴启迪在同济的9年,也是她忘我地投入于教育事业的9年。她在教 学、科研、 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才能也在同济大学得以施展。 同事们看着她一步一个脚印 她向前走,从担任自动控制教研室主任、电气工程系副主任、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信息中心主任、科技德语中心主任, CIMS研究中心主任,直至校长助理,副校长, 心中暗暗为她鼓掌:吴启迪,好样的,干一行,胜任一行。

  吴启迪是一个学者。她的成功,不仅仅在于9年中有4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 上发表, 还在于她致力于自动化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研究, 以她广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 对高新科技的发展方向所持有的敏锐判断力, 针对工业 自动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和主持了国家、 省部级的重点科技项目12个,其中“ 基 于非线性模型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研究”, “FMS中面向对象分布数据库研究”, “上海第四机床厂箱体FMS控制管理系统”等项目成果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身在 高校, 吴启迪肩负育人重任。她有口才,讲课自然受欢迎。她更有实学, 先后翻译了德 文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译著145万字。且不说她培养的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中有多 少人学有成就,单是翻译教材一项, 就足见吴启迪对教学的投入有多大。

  吴启迪不光是一个学者。她还以自己努力,证明她能够当好一所大学的领导者。近两 年,作为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她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产学研”的结合工作,紧紧盯 住机电一体化、 CIMS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在学科建设与队伍培养、 研究成果与学校 创收。她善于疏通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通过缔结姐妹学校、 洽谈合作项目引进外资 与设备,促进学校与社会、学校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更紧密的联系。她主持的中德合作项目 FESTO自动化培训中心,引进德国机电一体化先进技术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思想,已为全国培训了15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

新华网2003.05.09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