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从拆拖拉机到造燃料电池车 ——访同济大学万钢教授

来源:   时间:2003-05-06  浏览:
早上8点多,阳光清风。万钢教授已在办公室里了。他开玩笑说,自己每天像公务员一样准时8点上班,不过下班时间就是未知数了。作为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他总是被与燃料电池汽车有关的话题围绕着,他也的确需要从种种角度,不断阐述开发燃料电池汽车的意义——他需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我国汽车跨越式发展的那一步。
在交谈中,万钢多次提到了微软的成功。他说,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是用苹果机写的,当时对Windows还挺“不屑一顾”的,可如今他却“被迫”使用Windows。微软的成功,在于它走了一条比苹果更开放的道路,燃料电池汽车要成功发展也应如此。因此,他并没有简单地去钻一个项目,而是逐步为新一代能源汽车建立起产业平台。虽然目前他的核心团队只有30多人,可是算上同济大学参与项目的教师,就有了接近100人,而各类合作伙伴则超过了300人,上汽、大众、汇众、航天机电、易初通用等企业都“入伙”了电动汽车项目。这样,整个开发过程就充满了活力:一些技术开发出来后,可以为现有汽车所用。比如专为电动汽车开发的电机空调、电动转向系统、电助力制动系统等,如用于传统汽车,可以省油约8%,如此既提升了传统汽车,又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解决了这些技术的工艺问题。这些技术的产业化,使企业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进一步支持新一代汽车的研发,无形中也为新一代汽车发展了产业链。
万钢与汽车的缘分,还是从拖拉机开始的。在东北插队落户的时候,他就曾“肢解”过村里的拖拉机,再把那一堆拆下的零件重新装回去,居然没出错,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进行的。至今说起,他还颇为自豪:“我就对这特别有兴趣,有点天分吧!”虽然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可终究在兴趣的引领下,一步步走进了汽车。1991年,他进入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开发、生产、规划,每个环节的经历,都为他今天的施展宏图打下了基础。
站在世界汽车发展的前沿,万钢深知谁主导未来汽车的技术前进方向,谁将成为未来汽车业的霸主。他认为,在全球采购、制造趋向一体化的今天,“闭门”能“造车”已不值得骄傲,地域观念只会限制甚至扼杀汽车企业的发展,而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建立技术标准,才是掌住了真正的舵。去年,万钢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电动汽车的样车已经完成,自今年始,他们将把重点放在工艺研发和开发环境的建设上。按照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部署,在今后两年中,在整车研发的同时,将着力于建立整车、动力系统、制氢、主要辅助系统的开发环境,以及整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电池、电机的测试平台,建设和完善自主开发系统软、硬件环境。在此基础上,将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电动汽车的标准。


《文汇报》2003.05.06 版次:6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