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同济大学桥梁系4年产生3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来源:   时间:2003-04-18  浏览:
名师出高徒的背后——博导谈如何指导博士生写论文
■文/吴为民(同济大学)
背景:在同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立础教授指导刘忠博士完成的《大跨径钢-混凝土复合桥梁的时间、几何、材料、温度非线性空间分析》,199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教授指导张若雪博士完成的《桥梁结构气动参数识别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顾明指导周印博士完成的《高层建筑静力等效风荷载和响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02年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

撰写一篇有质量的博士论文不容易,撰写一篇具有相当创新意义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更加不容易。在迄今为止共举办的4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同济大学桥梁系已有3位博士撰写的学位论文在3届评选中先后胜出,成为“土木工程”学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同济大学桥梁系的博士生如何能够连年胜出,从导师培养的角度而言,是否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系项海帆、范立础和顾明三位博士生导师。
要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对创新就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要寻找到突破口,顺利到达创新的彼岸,对本学科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尽可能广泛地收集和阅读,这是必备前提。
在项海帆院士看来,博士生只有通过紧紧跟踪和大量阅读最新的文献资料,才能准确把握到世界上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才能使自己始终走在本学科的最前沿领域。目前,同济的桥梁学科远远领先于国内同行,其他高校的博士生们确定的学位论文题目,不少是同济桥梁系的博士生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和探索的。范立础院士认为,对一般的博士生而言,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吸收别人的经验和已有研究成果,才能起到踏在别人肩膀上的效果,进而在高起点上寻找到自己要研究的那个点。
科研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实际应用,土木工程研究更是如此。为了提升学位论文研究的实用价值,就必须与具体的建设工程相结合。三位博士生导师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表达的一个共同感受是:自己的博士生完成的学位论文最终被评为全国优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都有重大工程作为依托。
范立础院士指导刘忠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以世界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四川万县长江大桥为背景,解决了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徐变这一具有世界性的难点问题。项海帆院士指导张若雪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以虎门大桥和江阴长江大桥为依托,提出了进行桥梁风致振动分析关键参数的识别方法,解决了世界性的前沿难题。顾明教授指导周印博士完成的学位论文,理论部分主要针对由国际著名风工程专家、前任世界风工程学会主席A.G.Davenport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并被国际风工程界引为经典的“阵风荷载因子法”,对其有效性和合理性重新进行了考察,发现其中存在的理论缺陷,进而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理论成果具有相当的原创性,并应用于上海金茂大厦建设的有关研究中。
博士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应该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但是要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从研究方法的培养到论文选题的确定,导师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范立础院士说,在更多的时候导师只能作为一个讨论的对象,研究生自己必须有独到的想法。在学术上,导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探索。项海帆院士认为,导师必须逼迫自己经常思考一些理论上的难题,这样才能够引导研究生把研究题目确定在具有现实意义的前沿课题上。顾明教授则认为,导师对一些论题是否具有价值可以很快作出直观判断,因此在论文确立选题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学生想法中的不合理之处,使其少走弯路;而对于学生思维活动出现的一些闪光点,也要及时抓住,让学生有继续探究到底的信心。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产生高水平成果的基础。项海帆院士对研究组成员和学生要求严格,在同济大学是出了名的。他强调,对学科组而言,良好的学术氛围,意味着能够耐得住寂寞,不受外界来自物质方面的诱惑。对于我们国家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者而言,由于近几年国家的基本建设方兴未艾,来自非研究领域的诱惑非常大,因此要加以抵制,更需要具有非同一般的定力。项海帆院士认为,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必须有很强的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想法,也就不会有动力。因此,他在带领学科组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培养研究人员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

《文汇报》2003.04.17 版次:1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