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电话亭,保卫私密空间

来源:   时间:2003-01-12  浏览:
尽管随着手机在城市里的快速普及,电话亭的势力已经式微,然而,2003年的上海将发起一场保卫电话亭的战役。
据悉,今年起,伴随市民多年的8000多个街头有机玻璃电话亭将告别申城,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美观的欧式玻璃亭。根据目前的测算,有关部门明年将首先力争使内环线以内的商业街平均50-100米有一座公话亭,景观道路平均100-150米有一座,一般道路150-200米有一座。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的新话亭不仅将在功能上赶超目前国际最先进水平,而且更具观赏性。为使话亭更趋完美,市信息办已经于近期向全社会公开“借脑”,征集各种优秀设计方案……
这场“上海电话亭战役”的意义在于:很可能我们捍卫的不仅仅是一种通讯方式:而是一个城市的风度和多元的生活方式。

21世纪,我们还要电话亭吗

看着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每年呈几何数字般增长,不得不承认,无线通讯已经对传统的固定电话造成巨大冲击。截至2002年10月底,国内移动电话用户达1.9583亿户,比上年底增加了5061万户。而在大洋彼岸,经营公用电话业务半个世纪之久的美国南方贝尔公司(Bellsouth)作出历史性的决定,在未来两年间他们将卖出名下近150万部付费电话,转而把业务集中于高速增长的数据通信及无线电设备的市场。电话亭是公用电话最普遍的载体之一,两者如唇亡齿寒的关系,经过此役之后,更加有人怀疑,认为公用电话的冬天已经降临,电话亭将会从街上骄傲的卫士变为博物馆中陈年的摆设。
于是,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最原始的一个问题上:进入21世纪,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电话亭?

电话亭之世纪之争

1905年,当贝尔公司开发的第一部室外电话亭首次在辛辛那提大街上亮相时,竟然不受欢迎。原因是:当时的人们不能接受在公共场合打私人电话。后来,在黑白广告宣传单上,贝尔这样浓缩了电话亭的功能:方便的公用电话,省去您的时间、金钱和麻烦。
岁月流转,100年后,电话亭的基本功能未变,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赢得了现代人的熟悉和信赖。一位城市设计师曾经这样描述电话亭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沟通、交流、躲避风寒、逃离人群。同济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殷正声对电话亭的功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电话亭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这种信息在过去主要是声音讯号,而现在多媒体发展了,电话亭也能传递图像、文字等综合信息了。这便是固定电话通讯随时代发展的结果。另外,电话亭还有延伸功能,作为街道上的一个独立建筑,电话亭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暂时挡风避雨的私密空间。
有一位朋友,去南京工作了一年半,手机仍是异地漫游,但电话费每月绝不超过30元。他的经验一说谁都明白,看到号码显示,就去找电话亭呗。所以,他说,谁说电话亭该拆,他就跟谁急。
还有另一位搞无线通讯的,本以为他会发表些电话亭过时的高论,没想到他却毫不犹豫的倒戈。“一次在故宫玩,”他说,“突然有急事,可手机就是拨不通。因为手机的基站和信道都是有限的,人太多,就挤了。”
有个西班牙的朋友一直奇怪中国为什么那么多人拥有手机,他说,在欧洲人的生活中,电话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手机的收费差不多是公用电话的两倍,用手机的大多是商务人士。普通人没有必要让别人时刻找到你吧。”
可是,世上毕竟懒人多。反观近邻日本,就和我们更相似些。一位日本的留学生告诉我,他已经五、六年不太用电话亭了。街上的电话亭还在,但小店里的公用电话很多都拆掉了。据日本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原先昌盛的日本电话亭也在急剧萎缩中,公用电话亭以每年大约1万台的数量减少。
看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手机大军,电话亭不得不放下架子,打一场生死存亡的保卫战。这家小姐说,电话亭我不用,可要是漂亮的电话亭,我就打。好,那就改造外观换包装,一洗过去的土气。那位先生说,打电话用手机方便,你电话亭有什么过人之处吗?哼,我电话亭能改造成PCICenters(公共商务和信息中心),能上网、打印、发传真,1G的大流量,你手机哪能比?

新电话亭之归来

现在的上海大街小巷,一共存在着十几种电话亭,它们没有统一的制造标准和设计规范。譬如,在四川北路,你可以看到一条大街同时布局了新型的公用屏幕电话和普通的有机玻璃电话亭。在其它街道,甚至会发现很多电话亭都已经破损、污旧、生了锈。
上海迅捷公话发展公司是上海电信旗下专门负责公话业务发展的企业。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陶士干副总经理介绍,现在上海的公用电话亭数量将近一万个,它们大多数是我们看到的开放型设计的电话亭。“像国外的那种封闭型电话亭我们也建过,但是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卫生很难保持。”他说。
目前,上海市政府正在向社会征集新的电话亭设计方案,它们除了外观漂亮,造型新颖之外,部分将增加信息港功能。类似的征集活动去年年中在北京也曾举办过。不同的是,北京筹备的是奥运会,而上海人则要为7年后的世博会做好准备,打扫门面,迎接客人。据悉,今年内,有关部门将出资近亿元兴建8000个新型电话亭,到2007年,电话亭总量将从现在的5万个上升到9万个。
陶士干说:“建一个目前最普通的双话机电话亭成本大约为15000元,每部电话一个月的收入约700元,其中长途电话占到6成。投资一个电话亭,一年多就能收回成本。手机对公用电话是有所冲击,估计近几年内电话亭的收入将有所下降,但幅度不会很大。”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话亭

电话亭参选方案先睹

新电话亭设计方案的征集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一些单位、个人已经将自己的设计意见呈交给上海公用电话亭标准化更新工程办公室。记者走访了两位参加征集者,在他们眼中,电话亭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电话亭,城市的聆听者

殷正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电话亭是什么?我可以打个有意思的比方。一座城市好像我们的家,公用空间是街道,而电话亭就是一件家具。我们可以把电话亭比作为家里的窗户,因为它可以挡风遮雨;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套沙发,因为它是个舒适的歇脚之地;当然,电话亭还是一种通讯工具,就像家用计算机一样,帮助我们跨越距离的极限。
四年前,我有幸领导设计了南京路步行街的改造规划,当然也包括了电话亭。除了漂亮、舒适、方便,电话亭设计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与周围的环境配合。当时我们在想,应该设计一个什么风格的电话亭才能与周遭的环境融合得最好呢?是英国的红色古典,还是西班牙的简约风格?后来我们选择了后现代主义。为什么呢?后现代简单来说,就是新东西里面有一点古老的符号,张扬蕴含于表面的低调中,这与外滩的建筑群风格恰好相映成辉。于是便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蓝顶电话亭。”


《新闻晨报》 2003年01月12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