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都会从这里开始

来源:   时间:2005-07-27  浏览:

   南京路外滩段的历史景观与建筑艺术 大都会从这里开始

    ——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常青教授答记者问


    几乎所有第一次来上海的外地朋友都会提出去南京路逛逛。这条东西绵延五公里的马路就是有这样的魅力,无论是在一个世纪前,还是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这里总是呈现着上海这个大都会最摩登的物事,上海人生活中的精雅、别致、海派的元素也大都从这里流行开来,尤其是其中靠近外滩的东段,它就像动脉边的一根小血管,是外滩的支路延伸,却有着自己的特别意义。它的繁荣与上海这个城市的繁荣一样,充满传奇却又带有历史的必然性。今天,我们就听同济大学的常青教授将这段传奇娓娓道来。
    水岸,蔓延一段繁华
    记者:我们现在提及昔日的南京路常称之为“十里洋场”,那么它在开发的最初阶段是否完全就是一条“洋人街”呢?
    答:“十里洋场”的比喻是名副其实的,但不等于“洋人街”。南京路是经过了华洋之间在社会和空间上接触与竞争的长期适应过程才形成的。初期的图片档案显示,以英租界西端的河南路为界,朝向外滩的东段为西洋景,即今天南京路外滩段;另一侧西端街景则为中国式。刚开始两边泾渭分明,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看到东段建筑与临近的外滩滨水界面演变相呼应,身价日涨;西段则越来越中西交融,甚至建起了不少尺度和比例有些滑稽的假西洋景。
    记者:外滩段地价上涨应该和它临近外滩有关。今天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是上海的标志景观,不过我们知道它是经历百余年的建设才成形的,而这期间南京路东段的整体风格一直和外滩保持一致。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经过。
    答:上海开埠之初,英国人选中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地作领馆基址。于是从这里沿租界东段向南,建起一批简易的二层南亚殖民地式外廊坡顶建筑,形成了外滩的第一期滨水界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沪势力扩张,谋求更大利益,外滩建筑群也开始不断翻造,促进了以英国新古典主义为主导风格的外滩第二期滨水界面。20世纪20年代,西方资本大量涌入上海,同时带来了欧美风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外滩建筑群又一次大规模更新,形成今日所见外滩的第三期滨水界面。所有这些演变同时也在南京路外滩段上发生过,这里的街廓也大致经历了从殖民地外廓式,英国新古典主义府邸式,到五花八门的折衷复古式和装饰艺术风格的拼贴过程。
    轮廓,彰显时尚审美
    记者:当时南京路外滩段聚集了最具有资本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洋行、银行、商铺以及文化与传媒业,不同用途的建筑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吧?
    答:确实。银行喜用高耸的古典柱式,给储户一种厚重、安然的感觉;洋行风格各异,有的格调雅致,表现出开发者的口味,有的采用繁琐的折衷主义装饰,是暴发户掩盖心灵的空虚;饭店既要贵气还得时尚,所以不是含有雍容的摩登气息就是带有简约的新古典倾向;商厦则宜爽朗明快,以便衬托花哨的招牌和琳琅的货品,因而多采用简化过的新折衷主义,南京路外滩段的街廓建筑大都具有这种表里对应的关系,且每座建筑的式样又都讲究个性,构成了拼贴的场景效果,形成起伏多变的街廓天际线。
    记者:除了建筑,表现南京路特色的因素还有哪些呢?
    答:路灯、招牌、幌子、商标、广告等商业“行头”,甚至行人的服饰、姿态,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了街廓的场景。南京路外滩段受西洋街景规则约束,“行头”一般在檐下门楣处,挑出墙面的距离严格受限。路灯总是西式的,以新艺术运动的铁花杆件最受青睐。而其他路段则多用中式装点,商号横幅可以跨街,招牌、幌子允许远挑,街景装点得如戏台幕布一般。两相比照,最大的差别,从建筑学的角度看,恐怕就是对公共和私有空间领域的界限理解不同,前者清晰,后者则模糊不清。
    承启,需要发掘保护
    记者:南京路能有今天的显赫“身份”显然与它的文化底蕴有着实质的关联。规划中你们又要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呢?
    答:南京路外滩段要走向未来,必须经过深谋远虑的发展策划,对其进行文化与商业的定位。延续风貌、重塑功能,对建筑内外进行环境整治、景观整饬和资源整合,以恢复和提升路段和街坊的格调和品位,激活其蛰伏的价值和生命力,使都市遗产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显示出来。要完成这一工作,离不开对南京路外滩段历史演变和文化积淀的深度发掘和探究,离不开路段及街坊历史风貌和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
    (常青教授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系主任)
    
    (上面两图一组)和平饭店北楼由外滩进入的通道
    和平饭店南楼
    和平饭店北楼
    和平饭店印度式客房
    珠江大楼立面细部
    九江路50号大楼柱头细部
    九江路36号大楼柱头细部
    和平饭店北楼从南京路到滇池路的通道

        新民晚报  姚伟嘉  2005.07.26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