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动力、混合动力、二甲醚等未来环保车型进展顺利
解放日报讯(记者 丁波)不久前,上海“绿色汽车”家族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成员:一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汽集团等研发的国内第一辆二甲醚公交车;二是同济大学与华普汽车公司携手研发的混合动力轿车。“新成员”的加入,使沪上绿色汽车研发日益呈现多层次、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局面。
上海一直是我国汽车制造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在汽车研发上有一定基础。近年来,国际油价不断高涨、汽车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使得研发未来环保型汽车成为沪上汽车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世界各国对未来汽车的研发各有侧重,氢燃料、生物燃料、混合动力、纯电动……而只有形成多品种、分阶段、多层次的绿色汽车研发体系,沪产汽车才能确立领先地位。
2001年开始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系列,日益成为上海绿色汽车家族的主角。它以氢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驱动汽车并排出纯净水。今年,在超越1号、超越2号之后,“超越3号”的发动机也已研制成功,按照技术测算,超越3号台架试验车的最高时速可达到120公里以上,最大续驶里程超过200公里,可以与如今生产的汽车相媲美,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氢燃料车最为环保,可产业化之路也最长,于是,能更快实现产业化的众多过渡性环保车型,就成了上海研发绿色汽车的攻关方向。新研制成功的二甲醚公交车“喝”的是二甲醚,这是从煤炭等资源中制取的高效清洁燃料,能使公交车的碳烟排放为零,远优于欧洲3号排放标准,可彻底解决城市公交车的冒黑烟问题,而且推广成本相对较低。而混合动力车采取传统内燃发动机与蓄电池相结合,嫁接两者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内燃发动机汽车耗油大、污染重的毛病。按照同济大学和上海华普汽车的协议,将在3年内完成混合动力商业化样车的实验,并在2007年小批量生产混合动力轿车,让绿色汽车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在加快未来替代能源车型研制的同时,上海现有量产轿车也在提升“绿色”含量。通过采用高效率发动机、电子喷射系统和三效催化转化装置等手段,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吉利华普等沪上企业生产的各个牌号的车型均已达到欧2标准,其POLO1.6L、帕萨特2.8L和新出品的途安已达到欧4标准。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行驶环境中,四辆帕萨特2.8L轿车排出的尾气造成的危害,仅相当于一辆欧2标准的轿车,这使得沪产轿车的环保性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解放日报》200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