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一群本科学生,到瑞士圣加伦大学作为期11天的访问交流,紧接着那里的大学生也来上海游览参观。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在上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前不久,当这些只相处了短短一个月的年轻人在浦东机场依依道别时,大家都说这次活动非同寻常、难以忘怀!
感慨学校放手学生做
从一开始,同济大学的学生就知道这次交流有一个与以往类似出国活动的最大不同:没有带队老师。一切活动,无论是具体的行程安排,还是与瑞士学校、政府的接触,交流和回应等等,都由学生团队自己解决。此次赴瑞士访问的学生团负责人之一邓灵泉,在向记者提及此事时十分感慨,他说,真感谢学校放手给了他们这样的“第一次”,给了他们充分锻炼自己和闯荡世界的空间,才让他们有了如此深刻的体验。同济大学学生团18人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出国。欧洲的美丽风光固然让大家赞赏不已,但感触最深的,还是近距离接触的瑞士大学生——这些生活在异域的同龄人给了他们许多“刺激”。
富豪家中没有佣人
为了让中国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欧洲人的生活,所有家在学校附近的苏黎世学生,都邀请自己的中国伙伴到家中做客。于是,胡威和另一位同学,一起来到了一个名叫彼得的瑞士伙伴家。没料想,所谓彼得的家,原来是一栋极其壮观的五层楼现代化建筑,里面的所有设施,都可由分门别类的按钮来操纵。
让中国伙伴特别吃惊的原因是,前几天他们认识的彼得,默默少言,从不张扬,甚至还有些腼腆。但说话不多的彼得却是个特别细心照顾别人的人,这使得和彼得接触过的中国学生,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家竟然在瑞士富豪中排名第七!
在彼得自己的卧室里,胡威没有找到任何奢侈品,最多的一样东西是——书。午餐时,胡威他们被请到底楼的一间大厨房,端出香喷喷墨西哥炸肉饼的是慈眉善目的彼得奶奶。为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奶奶已忙了大半天。到那一刻,胡威才突然想到:偌大一栋房子里,没有看到过一个帮工的佣人!
600多个电话拉赞助
刚到苏黎世机场,同济的学生就得到了一份意外惊喜:来自瑞士圣加伦大学的学生队伍,以一种“中国式”的喜庆热闹表达了热忱的欢迎:他们身穿民族服装,敲锣打鼓地迎接来自远方的伙伴,原以为欧洲人会很“绅士”、很安静,但初次见面的印象是热情如火。
接着同济学生被领到住处,以挑选彩球的方式寻找到各自的瑞士伙伴、同时又被十分细心周到地安排好饮食起居和活动。来自上海的学生恍然明白,原来瑞士的学生,早就有这种不依赖老师、完全独立自主安排自己事情的习惯了!不仅仅是接待中国学生,还包括整个活动的发起、策划、拉赞助筹集资金……在此之前,这群瑞士学生还去过了印度、新加坡、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就是眼前这群年龄相仿的学生,一旦做起事来,真可谓百折不挠——为了找到一家愿意资助他们的企业,他们可以不依不饶地打600多个电话,最后,荣幸地得到了著名的企业——瑞士莱卡公司的大力支持。
“600多个电话!开始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对记者描述此事的同济大三学生胡威,因为深受瑞士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的“刺激”,回上海后,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对自己过往“大都由家长和老师推着走”的生活,作了一次深刻的反省和思考……胡威认真的眼神清楚地告诉记者,短短一个月里,他迅速地成长了。
同济环境工程系的女同学徐庆,说了她刚到瑞士后闹出的笑话:她的伙伴叫杰克琳,一个漂亮的西班牙女郎,可见面第一天,发现她眼圈黑黑的,还以为这是一种时兴的眼影涂抹方式。后来互相熟悉了才得知,为了给初来乍到的中国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新鲜可口的三明治,杰克琳几乎忙了一个通宵!徐庆最佩服的是包括杰克琳在内的许多瑞士学生:“他们的生活能力太强了!”
真实的中国是这样的
心灵深深的触动,不仅仅只有同济学生,同样都是第一次来中国的瑞士学生,为自己终于看到了“真实的”中国而感慨万分。
作为初次来中国的准备工作之一,这些瑞士学生不仅收集大量资料,还特意找了一位生活在瑞士的中国留学生,专门作了一次介绍中国的讲座,结果,他们到了上海后才发现,原来那位留学生说的情况根本不属实,仔细想想,得出了“中国发展实在太快”的结论。
瑞士学生访问团中有位唯一的硕士研究生,名叫托比斯。交流活动中,他和同济的邓灵泉成了经常在一起深谈的好朋友。在快要结束行程的几天里,托比斯对邓灵泉谈了自己经过反省后得出的想法:在过去的许多时候,西方人总喜欢以自己的意志来想象东方人,以自己固有的思维来诠释中国人,其实,真实的中国,是相对落后却迅速发展的;有不少缺点但又充满生机的;托比斯说,相对干净、富裕、井然有序的瑞士,他更喜欢目前这个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对年轻人来说,有变化才会有更多参与其中的机会,有求得成长的更多空间。
受海外伙伴欣赏的“group”
瑞士学生团领队菲利普说,他对中国伙伴最深的印象是,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具备一种可贵的“团队意识”。比如,当一个团队作出了某种决定,其中的个人,不会因为自己有不同的需要而随意改变集体的计划。菲利普认为有这种“团队意识”的group是很有力量的。
没有出国前并不知道,出了国才知道,为什么人们会说“出了国才更爱国”。这是同济大学学生团瑞士之行的另一个深切体会。
“很高兴我们向瑞士同伴和所有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也在走出国门之后看清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邓灵泉在说完这句话之后,道出了许多同济学生的心里话:真实的中国让我们有压力。也有动力,面对这样的祖国,我们能不努力为她做点什么吗?
新民晚报 宋铮日期:200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