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迈入新的世纪的时候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同济大学,一座屹立于东海之滨的东方名校,与远在西部黄土高原贫瘠之地的定西,在教育这个世人共同关注的平台上,开始了一次情深谊长的携手和对话。
“这年暑假,我们来到西北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农家小院升起的一缕缕炊烟,绿色的山岗漫过的一群群牛羊,唤起了我们不绝如缕的遐想。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西部农民的憨诚淳朴,感受到了山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了西部正在孕育和散发着的勃勃生机,也因此记住了一个令我永生不忘的地方——定西。”
这是在1995年,一名来自同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定西从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写下的日记。那一年,一群同济学子来到安定区西巩驿镇的一个叫“铧尖”村的小村庄的时候,铧尖村的农民热情地接纳了这些来自遥远都市的青春洋溢的年轻客人。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庄户人家的庭院炕头,大学生们与农民们倾情交流;在麦浪潮涌的地头田间,大学生们与乡亲们挥汗如雨;在书声琅琅的乡村学校,大学生们为孩子们教书识字……
就这样,都市与乡村开始了娓娓动人的对话;黄浦江与黄土高原开始了温情脉脉的牵手。
大海说,西部黄土高原,那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神秘的土地吸引了众多的有识之士的目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改革开放以来,定西人民发扬“三苦”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艰苦努力,从改善生产条件和解决群众温饱入手,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于上世纪末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跟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节奏。
同济人说,让他们至为感动的,是一种精神——定西人民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不屈不挠、不懈奋争的精神。
他们对于定西的帮助与支持不停留于言,而是体现于行。从1995年开始,学校每年派出大学生队伍深入定西城市和农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训中小学教师,辅导中小学功课,帮助农村青壮年农民脱盲,救助失学贫困女童给寂寞的深山以前所未有的鲜活和震撼。
也就是在同济大学生最初来过的西巩驿铧尖村,同学们看到村办学校的教室四壁透风,校舍檐瓦破碎,椽檩朽坏,而很多孩子被一道深沟阻隔,阴雨天上学一身泥泞,一路号哭。这种情景深深地触动了同济师生的心,他们回到上海后立即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先后从上海审计事务所、上海城建学院、上海贝林达装饰公司等单位募集到奖金40多万元,帮助铧尖小学,建起了砖木结构校舍,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横亘于村庄和学校之间的深沟大涧中筑起了桥梁,拓宽了道路。
1999年9月,工程竣工之日,同济大学的领导和师生再次来到铧尖村,又带来了捐赠给贫困孩童的助学奖金和乡村教师的奖励基金,利用捐赠书籍建立了“启智图书室”。为感谢上海人民的深情厚意,当地群众从此将铧尖小学改名为“上海希望小学”。
2001年,通过同济大学牵线搭桥,美籍华人张汝京博士向定西捐资30万元,对安定区高阳小学、马坪小学、席滩小学进行了改建,分别命名为恩友一小、恩友二小、恩友三小。
2002年,安定区新建公园路中学,在资金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同济大学联系上海九环汽车液化发展公司等4家企业,捐款40万元,给定西人以雪中送炭般的援助。
2003年,通渭县雷岔小学校舍危旧,急需改建,又是同济大学师生多方奔走,从上海送来捐款15万元。在通渭县任马小学改建中,同济大学再次提供资金20万元,配合地方自筹资金31万元,盖起了新教学楼。
1995年以来,通过同济大学牵线搭桥,上海市先后向定西捐款130万元,建起了希望小学7所,救助贫困儿童200余名,建立启智图书室10个,捐赠的教学用品包括课桌凳、电脑、钢琴、书包、校服、图书等等价值达数十万元。
定西人民的精神感动了同济人,同济人又以这种精神去感动更多的人。2003年隆冬时节,从遥远美丽都市送来一股和暖的春天般的讯息: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决定为定西市捐资360万元,援建12所希望小学。11月13日,受上海市委副书记刘云耕同志派遣,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徐枫一行来定西市考察,通过认真考察和精心筛选,决定将分布于全市5市县的12所校舍陈旧、年久失修的山区小学作为新建的希望小学。上海一次性投入360万元兴建希望小学,这是自1990年实施希望工程以来,定西市收到的最多的一笔款项。
2004年3月16日,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王春丁专程来定西调研,提出要以上海市援建希望小学为契机,把希望小学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工程质量和教学设施、一流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流的育人环境和师资队伍的标准化示范学校,使之成为东西部友谊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亮点工程。
上海市向定西市捐资援建希望小学的消息传来,当地群众为之欢欣鼓舞。这意味着,这些山区的孩子将从此告别破旧阴暗的教室走进崭新敞亮的新学校;还意味着,山里人希冀未来一代走出大山的梦想将变得更加实在。
高原说,西部的崛起,就是我们向大海的回报
时间过去了将近10年,2004年6月1日,百名来自定西市的山里孩子走进了上海同济大学的校园,参加“上海同济、甘肃定西百名学生手拉手”活动启动仪式,同声唱响了上海与定西、都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的友谊之歌。
于是人们惊讶地发现,一个地处国际大都市的名牌大学与一个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牵手是如此牢固与恒久;于是人们不再怀疑,上海同济大学与定西的合作将如黄浦江水与岷山雪峰那样亘古绵长。
从同济大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第一次踏进陇中黄土地,到定西的101名山里娃走进同济大学碧草如茵的校园,已历十个春秋冬夏。若是有人要问,是什么维系着同济与定西的这份割舍不断的情感?千里岷山可以作证,蜿蜒洮水可以作证,定西的300万人民可以作证:是同济人对定西这片浑厚的黄土地博大的爱、浓厚的情。
同济大学在与定西的10年合作中,以教育为支点,开展了人才培训、文化交流、经济开发诸多领域的全面合作。自2000年以来,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美国邵氏基金会合作,连续举办了四届“西部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班”,160多名定西市党政、工商企业干部赴上海参加培训,不仅开创了同济大学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而且为定西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同济大学、上海“拓学”基金会、上海卢湾区教育学院联合组织实施援助定西市的农村教育发展项目,79名农村小学校长赴上海参加了实岗培训,为提高定西基础教育管理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今年,定西市百名中学校长赴上海培训项目也正式启动,并已举行了第一期培训。2004年11月,在同济大学和教授张佩英的精心组织下,举办了“定西百名村官看上海”活动,因为有了这个活动,使他们中间五分之一的村干部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几乎百分之百的村干部第一次走进上海。
2004年3月16日,安定区西寨乡关门口村,埋下了新的希望小学的第一块奠基石,关门口小学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西寨乡瑞安希望小学。与此同时,全市12所由上海市援建的希望小学全部奠基开工。它们将与上海、上海同济大学、上海通用汽车、瑞安集团这些亲切的名字紧紧的连在一起,会铭刻在新学校的碑文里,铭刻在山里孩子童稚的心田里。
精英说,让我们共同融入伟大民族的复兴中
2001年,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周箴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尤建新教授等一批专家教授在定西举办了经济与管理讲座,传播先进知识和管理经验,为定西经济建设献计献策。2001年7月,世界著名钢琴家、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孔祥东先生在定西作了以“音乐与人生”为主题的报告。2000年12月,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迎接新世纪——西部风情”画展,定西艺术家创作的具有浓郁西部风情的画作进入了上海人民的视野。
有两位青年人,一个叫徐健,一个叫田广峰,是同济大学2001届优秀硕士生。毕业那年,他们毅然放弃了留沪工作的机会,来到了曾经进行过暑期社会实践的定西,创办起了“金宇”马铃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定西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定西人认识同济大学、定西市与同济大学的十年合作,是从一位来自上海的女教授开始的。她就是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佩英。1995年,张佩英女士带领第一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济学子进入定西的寻常百姓家,从此与定西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不记得她来过定西多少次,也不知晓她为定西的教育、定西的文化、定西的经济在遥远的上海所付出的奔波辛劳,但是当一名失学的女童重新背起书包走进向往的学堂,当一名小学生坐进希望小宽敞明亮的教室,当一位山里娃走在黄浦江边的同济校园,当一位贫困大学生接过“拓学”基金会的助学金,当一位山区的教育工作者拿到邵氏基金会的奖励,人们都会记起她。张佩英的心里有一份浓厚的西部情绪、定西情绪,她自称是一名定西人,所以人们理解了张佩英为定西付出的一切。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希望”。我们又记起2004年6月1日在上海陈毅广场举行的“上海同济·甘肃定西百名学生手拉手结对活动”的主题。不论是上海,还是定西,我们共同拥有社会主义祖国的一片蓝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创造美好未来的希望。
2005-6-28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赵全福 通讯员 苏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