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汽车与社会如何和谐发展

来源:   时间:2005-06-01  浏览:
                      ——专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万钢教授

在汽车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正在享受汽车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因汽车引发的社会问题,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等而头疼不已。在今年4月底第11届上海国际车展举行期间,我国著名的汽车专家、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汽车与社会需要和谐发展”。本报车展特刊予以报道后,万钢教授的观点得到了车展主办方有关人士和众多参展厂商的认同。汽车与社会需要和谐发展,如何达到和谐发展?日前,本报记者又就此问题采访了万钢校长。

记者:汽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

万钢:从汽车角度说起来,汽车与社会的和谐包括:第一,汽车和驾驶员的和谐,也就是说,驾驶员希望汽车驾驶性能安全、可靠。车辆技术必须有一些安全措施,比如说倒车雷达、启动防滑、ABS系统。虽然不少人要求车辆以舒适为前提,但是舒适的结果是安全。

第二,是汽车和行人的和谐。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要文明,其驾驶行为准则是尊重行人,比如在十字路口慢行、下雨时缓行通过路口、高速路上从左边超车等等。

第三,是汽车与汽车的和谐。交通拥堵时,车辆挤在一起,如果谁硬要抢先走一步,那最终结果是大家都慢了。

再接下来,是汽车和自然的协调。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作政府报告时指出,要创造节能环保的汽车,这就是追求汽车和自然的协调,也就是汽车工业要研究汽车怎样才能和自然更加和谐的发展,要发展氢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等。

记者:我们要有怎样的理念,才能使汽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走得更近一点?

万钢:在构筑城市形态的时候,可以考虑在郊区开辟一些大型停车场。汽车开往城市中心时,驾驶员都觉得交通越来越拥挤,不方便,如果在边远郊区有停车场,驾驶员可以很方便地把车停在那里,然后搭乘轨道交通进入市中心。利用这样的形式,既减少了个人的消耗,又减少了城市垃圾污染、节省了石油。

从汽车企业的角度说起来,汽车企业则要更多的考虑社会的发展,承担更加多的社会责任,开发出新的节能环保汽车。这样汽车依然能够开进城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记者:汽车与社会发展不和谐,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万钢:将会造成人对汽车的厌恶。虽然汽车是随着人的愿望设计生产出来的,但一旦汽车保有量增多,也会造成人的生活不方便,反过来造成城市反对汽车,步行街就是城市反对汽车的表达形式之一。更严重一点,就像美国那样,建造许许多多的SHOPPINGMALL(销品茂),旁边造大型停车场,直接导致非城市化的产生。这都是社会与汽车不和谐发展的表现,美国历史悠久的小城镇在渐渐失去它的意义。毕竟销品茂是商品的集群,不是文化的集群,它使人享受不到文化,牺牲了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社会文化。

记者:在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外,人们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对此加以防范?

万钢:在德国,一般从郊区到市中心有80公里的路程,人们前60公里自己开车,然后把车停在免费停车场,再买票坐公共交通进市中心,既省心又节省了费用。这是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搭乘公共交通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在美国,也有几个人合伙买一辆车用,car sharing,几个人分期使用,采用非盈利的形式。这些都表示人们正在寻找一种办法。

在日本,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动力的汽车。

记者:日本各汽车企业在新能源动力汽车研究上已经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对中国的企业有什么启示?

万钢:日本汽车在这方面的研究的确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997年丰田生产的混合动力在市场上出现,如今已是供不应求了。混合动力从零到推出花了7年的时间,从推出到现在普及用了8年的时间,15年的时间丰田潜心做的一件事情终于创造了汽车发展潮流。

目前,日本通产省提出了计划,下一步目标是燃料电池,2010年燃料电池的规模是5万辆,2020年500万辆,2030年达到1500万辆,这对日本是很大的挑战。照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根据丰田、本田、日产的生产设计研发能力,丝毫不用怀疑这个目标不能实现。

日本各汽车公司之所以能够领先,是他们在某些技术没有成熟的时候敢于冒风险,现在我们的企业还不敢冒风险。国家已经把发展方向写得很清楚了,不管是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计划,还是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在谈节能环保汽车问题,当然国家还会出新政策。但我们企业讨论更多的,还是3年、5年以后能做什么,而不是15年、20年以后能做什么,缺乏超前的发展意识。

                       2005-6-1《新民晚报》记者 张云 姚琼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