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同济大学原本在江湾的校舍遭炸毁,被迫离开上海的同济人流落到了哪里?后来又为何能在炮火连天的年月里坚持发展壮大?这段鲜为上海人知晓的历史,昨天在同济大学校庆98周年的活动中被披露,让同济学子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树魂立根”教育——同济大学的“安静书桌”曾在李庄
昨天下午,同济大学校领导迎来了一批被亲切地称作“娘家人”的特殊客人——来自长江源头的四川宜宾市市委书记解洪率领的访问团,其中宜宾地区一个古老小镇——李庄的代表,更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也由此引出了一段动人往事。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
同济大学在1937年千里辗转,迁徙武汉、衡阳、桂林,甚至越南河内,处于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的师生们,无法找到一张“安静的书桌”,大家焦急万分。当时同济大学校方电托校友在川南寻找校址。但宜宾人口拥挤,无力安置。南溪有闲置空房,当地士绅却多不乐意。没料想,离开宜宾19公里鲜为人知的李庄人得知此事,立即召集各界人士聚议,大家一致作出了接纳远方学子的决定,并发出“同大(同济大学)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的电文。就这样,同济大学在小镇李庄安了家,且一“住”就是6年,直到抗战胜利才迁回上海。“李庄同大”,原有理、工、医三学院,1945年又增设法学院,同时进行了系科调整。学生1100多人,毕业680人。在抗战的烽火中,在敌机的呼啸声中,在乡亲们的庇护下,李庄诞生了一大批科学英才,当时医学院关于痹病诊治的科研成果还获得了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
全国一等奖。同大在李庄时期的毕业生中,解放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就有朱洪之、陶亨咸、王宋武、唐有祺、吴式枢等;当年李庄同大学子、现中科院院士王守觉、吴、陈星弼等后来相继回到过李庄。今天从李庄走出来的同大学子已遍布全世界,这是同济大学的光荣,也是李庄的光荣。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一条源源流淌的长江,把上海和李庄紧紧相连。说起60年前的往事,“李庄同大”学子、现已从同济大学退休的9位教授,前天特意会聚一堂,追忆起当年,大家感慨万千。最令他们难忘的,是李庄百姓曾经给予当年他们这些年轻学子的深情厚意。
兵荒马乱的岁月,缺衣少粮。为了让年轻学子安心读书,更为省下粮食不让他们饿肚子,李庄的许多乡亲居然瞒着师生,偷偷地在家里以“观音土”充饥!这种只有真正的亲人之间才会体验到的关怀,让同大学子没齿难忘;
当年,为给师生腾出足够的教室和活动场地,李庄的乡绅和百姓们,义无反顾地将原先公共活动的庙宇楼阁让了出来,有一次,乡亲们在搬迁一座菩萨像时,不小心碰坏了塑像,菩萨是老百姓心中的神,但他们没有一丝埋怨。
开发西部再创辉煌
记者昨天了解到,其实同济人一直都惦记着老家——李庄,这些年来,结合西部开发,同济大学的不少重要科研项目都倾注着对老家的关爱,比如长江源头考察、李庄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建等等,一批又一批老师、同学回到李庄开展各类活动,为李庄的发展献计献策,学校还在李庄建立了“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昨天下午,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表示,不久后,他将带团去宜宾,和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共谋东西部合作、加强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新一轮发展大计。
【相关链接】
李庄是四川宜宾的一个小镇,当烽火连天,“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时候,李庄成了抗战时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除了同济大学之外,还有当时全国最高学术科研单位中央研究院以及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北京大学等重要的学术、教育机构都迁徙至此,长达6年。在这个条件艰苦的小镇,当年聚集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林徽英等在现代科学史、文化史上响当当的精英人物。当时,从海外寄往那里的邮件,只需写“中国李庄”就能收到。但后来因社会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段历史被封存了多年,并渐渐被人遗忘。
新民晚报 作者:宋铮 日期:2005.05.20 版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