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在上海“视听”法国建筑

来源:   时间:2005-05-09  浏览:

    街巷边摇曳的法国梧桐、旖旎飘逸的巴黎时装、浓香甜美的法式糕点,以及上海大剧院、浦东国际机场这些出自法国建筑师之手的地标性建筑……在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这些法国元素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随着“法国文化年”系列活动在上海的展开,这个5月,上海几乎成为法国建筑文化的展台:“法国视觉·当代城市与建筑艺术展”的展出、当代法国建筑界的大师人物让·努维尔(JeanNouvel)、保罗·安德鲁(PaulAndreu)等悉数出席在上海举行的“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1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总统项目的完成……
    通过静置的展览———“看”,与多位留法青年建筑师的感受描述———“听”,我们再一次走近法国建筑,也再一次体会法国建筑的表征与内核。


“法国视觉·当代城市与建筑艺术展”法国建筑杰作集体亮相

    作为“法国文化年”的重点项目之一,“法国视觉·当代城市与建筑艺术展”继4月初首展北京之后,巡展的第二站来到上海———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正在进行的这一展览汇集了法国建筑设计界颇有代表性的100多家设计机构在世界各地设计的350件作品,是近年当代法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一次规模最大的集体亮相。

    集体亮相 多元展示
    虽然该展览容纳的信息量非常之大,但策展方对展品的用心选择和细致分类,使观者能在短时间内多层面地了解到当代法国建筑的精要:从体现国家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到小体量的居民住宅,从体育设施、交通枢纽到办公建筑的设计,从新城区规划到历史遗产的保护和改造……十大主题的设置增强了展品的阅读性;而参展的建筑师既包括让·努维尔、多米尼克·佩罗、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这些早已名扬世界的大师人物,也有法国国家铁路公司、法国建筑工作室相对大型综合设计机构,同时还有一些具有潜力的年轻建筑师和规模很小的工作室。
    此外,近180件法国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作品也融合在每一主题展区之内,而几条展览线索的并置和梳理,也达到了多层面呈现法国建筑的效果。
    法国建筑师的设计总有举重若轻的感觉,不论体量多大、多么复杂、身处何地,其表现形式都能保持优雅:从塞纳河边如巨书展开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到落地中国的如珠光贝散落的广州新白云体育场,法国现代建筑将形式主义与形体的抽象表达巧妙结合的智慧,在这些展出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个性布展 多感体验
    “法国视觉·当代城市与建筑艺术展”收录的当代法国建筑项目众多,但因展出场所之限,简要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很难将复杂的建筑空间表述清晰,这也成为所有建筑展览的一个通病。为此,该展览采用了一种个性且机智的布展形式,在已经定型的展出场所内营造出一种游走于在多变构体中的新环境,十个主题区域自成体系,每一主题区就是一个由中轴发散出两翼加一个篷帐的组合体。两翼被做成常见的灯箱形式,相关的作品图片及文字介绍喷绘其上;篷帐之下的阶梯状展台用于放置设计模型和对作品进行动态介绍的液晶显示屏,而一些有关法国城市生活记录的影像由下而上投射到篷顶。
    每一主题区的独立性使相互之间的组合随意而多变,为观者的行走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而一种动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感的新体验更让参观者有意料之外的收获:目光所及尽是各种建筑的图片和模型,耳边响起的是巴黎地铁进站的播报声,而刚刚走过的女子留下的香气则让人捕获到法兰西的味道———徜徉展厅,法国建筑文化的魅力正在这些细节中尽显。


中国建筑师法国之行有感而发:建筑需要人文关怀  
    迄今为止中法两国在建筑领域规模和影响最大、历时最长的交流项目———“1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总统项目近日在上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该项目参与者的设计作品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展出,而很多获得进修奖学金、访问法国的青年建筑师也重聚上海,交流着法国之行的感受与收获。
    “1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项目是由法国总统希拉克1997年在上海提出的总统项目,于1998年正式启动,当时计划的期限为3年,培训名额50个,但随着项目的成功展开,2000年在中法两国首脑的共同推动下,项目期限延长为6年,培训名额增至150个。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唯一和法国在建筑领域进行如此大规模交流的国家。
    参与该项目的150名中国年轻建筑师带着疑惑、探询、憧憬而去,又带了怎样的感受与收获而回:是法国建筑教育的新方法,设计事务所的运营管理模式,还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势理念?……
    在与这些法国归来的建筑师的交谈和他们带有个人化的体会描述中,我们了解到更多法国建筑的真实面,必然的,这也是对中国建筑与城市现状的一次反思。
    职业素养
    李麟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麟和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2000年赴法)
    具体到法国建筑师的工作,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法国建筑师做设计,不仅是做工程,也是在做研究,所谓的前卫建筑实际上都是研究的结果;二是法国建筑师具有相当好的职业素养,并不因为其研究性而影响其实施性,在将概念转化为建筑的物化过程中,对于技术与材质细部的把握很到位。在这方面,中国年轻建筑师的教育与早期从业环境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重视历史文化
    陈佩文(上海泛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第二设计所所长,1998年赴法)
    法国建筑师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法国建筑师在中国做设计,首先会向业主要一些历史资料,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所有历史资料都要在设计之初就提供,而不是说有一个方案后,再找一些理由附加上去。
    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建筑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方面,法国建筑师的研究也要远远超过中国建筑师。中国从政府领导、规划局到建筑师对这一层面的思考都不是很重视,老是除旧立新。现代中国对历史文化的延续有了新的认识,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大有好处。
    风格的纯化
    陈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八所执行主任建筑师,2000年赴法)
    法国建筑师看我们的作品,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你们设计的跳跃性这么大?现代的、古典的,为什么你们各种样式都能做出来?我觉得这是中国建筑师与法国建筑师的一个重大区别:法国建筑师毕生可能就追求一个“主义”,一辈子为一个目标努力;而中国的市场把一个有艺术创作灵感的建筑师也都引导到纯商业化的路子上去了。
    生活态度
    卢志刚(米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2003年赴法)
    欧洲最领先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实践都不在法国。法国最有活力的建筑师和事务所,也不是现在进入中国并取得商业成功的大型设计公司。法国的一些小型事务所,思想活跃,很有活力,和法国主流建筑表现出来的有些僵化和学院派的面貌完全不一样。
    而法国建筑师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细腻的生活方式是法国之行给我个人的启发。像我们到雅克·费里耶的事务所参观,他从酒窖拿来自己酒庄酿的葡萄酒招待我们;而他工作室里的一位建筑师,无论多忙,每周都有两天要到塞纳河的桥下吹小号———也许这些生活情趣并没有直接转化到他们建筑设计的具体形态中去,但从中获得的生活体验一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建筑的性情。相较而言,国内建筑师从自身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悟要贫乏得多,恐怕这也是我们的建筑缺少人文关怀的原因之一。
    公众认知
    张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1999年赴法)
    我们在国内所受的建筑教育基本上还是采用西方的体系,所以到了法国并没有更多在专业技法层面上感受到触动,反倒是法国公众对建筑表现的理解和尊重给我很深的印象。
    在法国,建筑存在的大环境与国内很不同,它与社会、文化、当代艺术的相融性很高,而媒体和大众对建筑也都非常了解,已经形成有一种自发认知的传统。
    记得我参加过一个法国建筑研究机构为纪念某位著名建筑师而组织的建筑考察活动,由专业人员带领并讲解,其中既有我这样的从业者,也有很多当地的普通市民,他们非常仔细地听介绍、记笔记,对建筑表现出的热爱很让人感动。
    而在国内,建筑、包括建筑师的心态都是比较封闭的,局限在纯专业领域中,很少与社会、公众交流。也许只有大环境最终向法国的状态靠近了,我们的建筑才会更有活力。
   
链接:当代法国主要建筑流派与风格   
    选择“流派”作为区分法国建筑师群体是尴尬的选择,因为他们各有特色,很难归纳为清一色的某一类,有些甚至无法归并成若干倾向。但从以下这些相对清晰的流派与风格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法国建筑的丰富性与包容性。
    新现代派———“新现代派”的建筑既植根于古典文化,也植根于现代文化,对立体在光线下的作用处理既正确又漂亮。“新现代派”以西里阿尼(Ciriani,作品有佩罗纳博物馆)为核心。
    “早于”后现代派———这一流派的想法产生于“后现代派”之前,但基本理念同“后现代派”不谋而合:即走出“形式追随功能”的模式,哪怕重新采用已经被丢弃的老的装饰手段,如檐口、柱头、三角楣等。这一派把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Nou-vel)奉为神明。
    有机派———有机派以克里斯蒂安·德·波尔桑帕克(ChristiandePortzamaparc,作品有巴黎音乐城)和亨利·戈丹(HenriGaudin,作品有夏莱蒂体育馆)为中心形成,其建筑形式从自然及其威力吸取灵感。
    解构派———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是著名的建筑评论家,开始以建筑理论研究和教学为擅长,后来才成为“解构派”的实践者。他的代表作品是被称作“20世纪最彻底反理性作品之一”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
    “高压”风格———在历来大男人主义严重的法国建筑设计界,欧蒂娜·戴克(OdileDecq)是少数几位闻名于国际设计舞台的女建筑师之一。她的设计充分考虑人体在空间的活动,考虑如何以人的感受来平衡内部与外部之间、立体与空间之间的“高压”。

                东方早报 记者 戴焱辉 责任编辑 顾维华    2005-5-9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