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向网络化、多媒体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使电子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汽车产业,形成了汽车电子独特的产业领域。汽车电子按功能可分为:与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密切相关的电子控制系统、车载信息装置及车身附件电子系统。其中车载信息装置适应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需要,属于信息电子的范畴,不仅具有无线网络通信和GPS定位功能,而且还应具有车辆内部动态信息的诊断、显示等诸多功能。
为车内外信息交流提供平台
随着控制器总线结构及其协议在车载网络中的广泛使用、蓝牙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车载信息装置成为车载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从而实现车内局域网和车外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为驾驶员提供车辆远程信息服务、数字音频广播、免提电话和无线互联网应用等服务,并使通过语音合成技术方便行驶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传统的机电式仪表板由于其信息显示受到很大的限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驾驶员以及乘员对信息的要求,需要采用更加丰富、更具有灵活性和扩展能力的动态信息显示终端,即智能化仪表系统。其不仅能以数字液晶方式显示既有仪表板上的所有信息,而且能实时与各种汽车电子控制装置通信,读取并显示相关的故障诊断信息,全方位显示并处理后视/侧视系统所呈现的场景信息,从而实现乘员与车内和车外信息的广泛交流,且有利于汽车服务,有利于交通运输管理。
国内车载信息装置研发取得进展
统计资料表明,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外资用40%的资本,控制了50%的市场,攫取了70%的利润。目前我国涉足汽车电子的企业约有1000多家,多是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产品生产,如音箱、空调等。本土汽车电子厂商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相关人才比较匮乏,技术水平还无法支持难度较高的与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密切相关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资金实力也不足以承受此类电子控制系统开发周期较长的风险,因此,要实现集成化的整体突破实非一日之功,可以选择的道路是单个系统或单项技术的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形成国际化的竞争力和供给能力。
而车载信息装置则不同,一则由于其不影响汽车行驶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乘坐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能,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且本土汽车电子厂商在车载电子领域,已有相当长的摸索和积累。加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和国际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特别是在整机产品方面我们已经或正在达到国际水平,许多成果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经具备为汽车行业提供外围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的能力和条件,若以车载信息装置为突破口,完全可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和产品供应。
可喜的是国内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涉及车载信息装置的自主研发方面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体为:
在车载实时动态智能导航设备软硬件开发方面,同济大学已开发出基于'龙芯'的车载智能导航系统及交通信息PDA点播和展示子系统,依托自主研发的交通信息网络平台,已能为驾驶员和PDA用户提供道路信息查询、动态路况展示、动态最优出行方案及城市公共设施查询等服务。深圳麦士威公司也推出了其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家使用权的MAXWELL汽车智能导航系统,并在深圳、广州建立了运营网。上海畅想凭借在高端导航地图上的技术和生产制作优势,获得了全球顶级豪华车的品质认可。
在嵌入式软、硬平台开发方面,同济大学已开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1.8μ、32位全定制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和欣'网络化操作系统。深圳研祥先后与INTEL、微软等形成长期战略合作,推出了'EVOC'嵌入式智能平台。
在系统方面,同济大学分别以'超越三号'燃料电池电动轿车和'春晖三号'
四轮驱动微型电动汽车为载体,正在进行多功能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攻关,已设计了车内CAN通信总线及其协议,完成了故障诊断软件,实现了CDMA无线上网及免提电话功能。
推动车载信息装置产业化
在车载信息装置方面,随着国内在一些关键技术研发上的突破以及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自主研发支持力度的加大,其产业化必将进入最佳的发展时期。借鉴手机等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经验,通过制定汽车电子统一标准,吸收更多制造商参与并有效整合整车、零部件商相关领域资源,实现'实质型'产学研结合,提高开发速度,提高产品的价值并减少成本。抢占国内市场先机,最终推动车载信息装置产业化,使其成为汽车电子技术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余卓平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