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斯图加特移动论坛上,留德十五年的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将成为论坛的重要嘉宾。论坛开始之前,万钢教授向< <欧览月刊>>谈起新能源汽车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持续性发展影响等话题。
在本次世界移动论坛上,万钢教授演讲的主题将是“我们经不起再一场伊拉克战争”。
人物简介
万钢,52,1981年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德留学,1990年在德国克劳斯塔大学机械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进入德国
奥迪汽车公司。2000年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2000年底在中国科技部领导邀请下出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成为同济大学校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同时被科技部聘任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并承担了燃料电池轿车项目。2004年年底应邀为包括胡锦涛在内的中央政治局成员主讲面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语录:
“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经受不起再一次伊拉克战争”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不能走欧洲美国的老路,应该实现跨越式发展”
“.... 可惜上海买不到德国的小面包”
“没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话,留学生海归并不占特别优势,甚至在外语方面...”
欧览:在回同济大学出任同济汽车学院院长之前,您曾经在德国奥迪公司就职多年,您为什么会选择海归之路呢?
万钢:确切来说,我在奥迪工作了十一年。具体来说,是从1990年年初进入奥迪,到2000年年底离开奥迪回国。更具体而言,这十一年间我在奥迪开发部工作了五年,生产部工作两年,总规划部三年,还有一年从事战略规划,可以说,几乎接触了汽车企业的各个环节。
我个人始终希望能在培养汽车人才方面有所作为。我特别关注新能源动力汽车,德国汽车企业由于传统环境的影响,其发展新能源动力汽车的意识并不是最强,甚至有些压制。但是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新能源动力汽车则可能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机会。
欧览:事业前景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放弃海外优厚的工作毕竟是一个不容易下的决定。是什么因素使得您最后下决心回中国工作?
万钢:2000年中国科技部部长来德国访问,在听取了我的有关新清洁能源动力汽车的设想之后,表示大力支持,这是当时使得我下决心回国的最大动力。
欧览:作为汽车行业内人士,您为什么对新能源动力汽车特别重视?您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万钢:中国目前拥有2500万多辆车,每辆车平均年油耗2吨,每年耗油总量约为5500多万吨。到2020年,中国汽车持有量预计将达到1亿3千万辆,假如保持目前的平均油耗,每年将消耗燃料油2亿6千万吨。中国汽车燃油量占全国油耗的60%多,如此推算的话,中国年油耗届时将达到4亿5千万顿,而中国本身每年只能出产1亿8千万吨原油,这将意味着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2亿多吨石油。预计美国每年的原油进口也达到4亿吨。
我们今天发展新能源动力汽车,也可以避免未来世界能源的争夺战。人类经受不起再一次伊拉克战争。
我们的目标就是采用清洁动力,混合动力和高效柴油动力,使得单车年油耗下降到1吨到1点2吨,也就是使得2020年全国油耗下降1亿5千万--1亿8千万吨,使得中国对于进口原油的依赖性大大下降。这将是我们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一位戴-克公司的副总裁对我们的研发速度表示惊讶,因为我们在几年内连续搞出了三代新车型。应该说,我拥有一支很好的团队, 这一点也是德薹ū饶獾摹U饧改昀凑鐾哦蛹负醵济挥蟹殴伲刻旃ぷ魇鲂∈薄S惺蔽页霾罨乩矗?1点到达机场,也会赶回实验室和大家一起加班到晚上2-3点。
去年10月,我们专项研制的样车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清洁能源汽车挑战赛',获得了5个A,名列前茅。我们的项目一直是在和企业合作。目前的项目是一个框架结构,具体项目还要和相应的企业进行谈判。开发'超越号'就走了产学研结合。
欧览:从奥迪这样的大公司,进入中国高教行政管理,无论从工作方式到个人生活都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吧?
万钢:确实如此。事实上奥迪公司也很支持我。名义上来说我也还是奥迪的职员,还担任奥迪的一部分咨询工作。同济大学每年会派遣学生来奥迪实习,而奥迪也会派遣工程师来同济。我的第一个德国博士生在同济工作了半年,现在已经升任SEAT规划部的部长,这使得我很为同济大学感到骄傲。同济大学的中德学院每年也会派遣20-30名硕士研究生来德国进行实习或者在德国公司写毕业论文。
回国工作,当然收入要收到很大影响。海外的生活安逸,工资水平高。但是,中国显示出的活力是德国无法相比的。我知道的例子中,也有朋友回国奋斗半年之后,收入就超过了在德国时的水平。最近有一位在美国汽车公司工作十五年之久的中国籍高管,加入了中国的奇瑞汽车。很多海归的留学生做得比我更出色。有一点大家也要意识到,目前的阶段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将来会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机会不会象目前这样多。
欧览: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会需要大批汽车方面的人才,作为同济大学校长和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您认为中国的汽车专业学生和德国有什么距离?
万钢:中国汽车专业的学生比较缺乏的是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这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体系带来的问题。未来的工程技术人才将不再是只懂得技术开发的人才,而是一个必须具备市场和营销意识的工程师。因此我们的汽车专业向学生提供汽车机械,电子,物流以及营销和服务不同专业课程,我们还开办了学生创新中心,鼓励四-五年级的大学生自己寻找项目。
学生实践能力差也和实践条件不够有关。我们正在投资两亿人民币建立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有些设施完全可以和德国大学可以媲美。
欧览:您在德国生活了十五年,定居上海之后,对德国的生活有什么留恋的地方吗?
万钢:当然有,德国的啤酒,Bratwurst, Currywurst等等。不过上海现在也有德国的Paulaner。只是可惜德国的Broetchen(小面包)在上海却尝不到,上海只能买到软软的法式面包。
欧览:您对海外留学生海归的看法如何呢?
万钢:我更希望留学生海归之前能够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有机会了解德国企业的运作方法,特别是学习德国人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如果仅仅是在海外留学毕业的话,和国内大学的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太显著的优势,因此回国期望值不能太高。甚至在外语上,有些国内毕业的学生也不见得比留学海外的学生更差。最近同济一位硕士生在德国大众实习,来德仅仅两个月后,就能独当一面地安排两个国内代表团的组织参观等接待工作,非常不简单。
来源:新浪汽车 20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