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召开

来源:   时间:2004-09-09  浏览:
园林在线9月9日消息:8月24日至27日,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在河北香河“第一城”召开。来自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清华大学和台湾大学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以著名学者夏铸九教授为首的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学者就有五十多人。

三年一届的“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是1995年在香港召开的中国建筑史国际会议的决定,也是当时与会代表的一个心愿。1998年8月,被誉为“中国建筑走向世界的里程碑”的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国内外百余位学者参会。七十五年前,以研究中国建筑史为己任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建人朱启钤先生就曾提出:他所开拓的广义建筑学——营造,其研究事业是“全人类之学术,非吾一民族所私有”,他期盼着国际合作而成为世界性的课题。这一学科终于在1998年实现了先贤遗愿——走向世界。而且一条不同于以往观点和方法的治学道路已经开辟,包括修史在内的整个建筑史学的学科建设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尽管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已经昭示它将拥有一个崭新的前景。2001年8月,第二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在杭州西湖之滨召开,参会人数和提交论文数比首届都增加一倍,参会学者来自十六个国家和地区。两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说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在两次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上通过《香山宣言》和《西湖公告》,都已被海内外誉为彪炳史册的经典文献。

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主席仍然是第一、二届发起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世界营造学社筹委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杨鸿勋先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先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以及中国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孔丹先生出席了此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杨鸿勋先生在开幕式上阐述了此次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建筑与环境”的原因。“建筑与环境”恐怕是整个21世纪一个相当严峻的中心课题,因为自从两个半世纪以前首先在欧洲发生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而付出了破坏环境的代价。近代领先的西方国家,人们将《圣经》所说上帝创造了人和整个世界,并把世界交给人类去管理和享用,理解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人类要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可以肆无忌惮地攫取自然资源。人类的贪欲终于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地盘下沉、臭氧空洞、化学烟雾、人居环境严重污染、自然灾害与疫病频发、与人类共生的动物物种锐减、能源濒临枯竭,到上个世纪末,已经形成了将要导致人类毁灭的“环境危机”。其实,东方的圣人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道”的哲理:“道法自然”——一切要服从自然规律,应当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地去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从环境危机中拯救人类、最富有指导意义的则是“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营造哲理。这就是要召开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的理由,也是越来越吸引国际有识之士参与的原因。

一些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杨鸿勋先生主题演讲是《论中国园林的借景》,他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谈到中国传统园林既不同于西方传统的花园(garden),也不同于林园(park),被西方人称作“自然式”或“风景式”的中国园林,是自然风景的艺术再现,是有主题的“立体的画、凝固的诗”——一种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诗情画意的休闲空间。作为时空艺术的中国园林有一套深奥的理论,“借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和技法。“借景”原意是将本来不属于本园林的园外景致组织到园林当中,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中,将“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四类,杨鸿勋先生认为实际上可以归纳为“邻借”、“远借”、“应时而借”三种。杨鸿勋先生还结合考古学材料提出,“借景”理念的历史根源是公元前3世纪初的大环境设计理念。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夏都——河南偃师遗址,就发现了国王宫廷园林的水池遗迹。发展到公元前3世纪,随着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的建立,大环境设计理念已相当成熟。秦帝国都城咸阳的新朝宫,实际就是一座与自然景观一体化的超级宫廷园林。当时,大环境设计思想还用于了秦帝国东海疆的“国门”碣石宫的设计。实际上,“借景”的意义超出了园林本身,而是一个大环境设计的理念。在当前以及未来园林化、生态化人居环境建设中,“借景”理念和规划设计技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葛里格·米森汉姆教授,介绍了中国园林在海外的传播发展,提出了有更深远影响的中国风格园林思想的三个问题:园林中建筑设计的品质问题;中国式的假山石的特殊品味问题;已经交融到一起的日本园林思想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韩国访问学者朴景子教授,介绍了他对韩国的潇洒园别墅园林的研究。潇洒园是朝鲜中期形成的韩国代表性的别墅园林,也是具有保存价值的世界性的园林遗产,因为至今还保存着丰富的图画和纪录,可以明确地研究原貌。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曹劲副研究员和华南理工大学邓其生教授以考古发掘和古文献资料为据,对早期南越人如何营构原始建筑,又如何适应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岭南建筑并逐步形成自己特色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潜蕴着应天顺人的朴素的生态智慧和建筑哲学,可以对今天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创作有所启迪。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夏铸九教授以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台北101计划,讨论台北以至于北台都会区域,在全球资讯化年代的都市中心性重建。通过“都市中心”理论概念的建构,追索都市结构力量的线索,揭露其接合过程,发出危机预后的提醒。

中国建筑在历史上曾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过贡献,决不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非正统的旁门左道。近代第一座摩天大楼就是由于借鉴了中国“墙倒屋不塌”的结构、构造原理,才打破西方古典主义承重墙传统而在芝加哥拔地而起。在建筑学方面,被誉为近代建筑革命先驱者的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艾德·莱特“有机建筑论”的提出,就是以中国老子关于体形(有)与空间(无)对立统一的哲理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不但在建筑学和结构学上对世界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在建筑材料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为解决新干线铁道轨枕的抗酸、碱问题曾得到中国陶制材料用植物油处理以提高其物理与化学性能的启示,创造出“有、无机材料结合”的新建材理论,从而引起世界建材革命。

尤为特殊的是,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万世一系之传统的国家,是人类社会民族文化持续演变的唯一标本,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国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既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整理与总结,又是借以认识自身文化的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前卫建筑学家认识到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营造哲理,是脱离污秽环境苦海、达到清洁健康乐土的慈航方舟,中国古代建筑遗产是值得用毕生精力去发掘的宝库。

此次研讨会上,中国古代建筑遗产是参会代表关注的话题。同济大学路秉杰教授的《河南沁阳清真北寺的考察报告》,美国麦克丹尼尔学院苏珊·克莱尔·司格特教授的《中国道教环境思想在宋至明代山水画中的表现》,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的《少林寺的发展与环境》,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的《澳门建筑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价值》,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教授的《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杨昌鸣教授的《改革开放形势下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现状分析》,北京工业大学韩林飞教授和俄罗斯修复科学院院长普鲁岑教授的《在自然环境中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湖南大学柳肃教授的《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几点思考》,同济大学汤众高级工程师的《历史建筑的“环境”表现技术》,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崔镇轩研究员的《济南城与水》等学术演讲,都引起了参会代表的极大兴趣。

建筑史学是建筑学的动态研究,是所有从事建筑工作的人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建筑事业要取得质的飞跃和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史学工作,争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但是,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界,几乎各国都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要解决20世纪造成的“环境危机”这一关系到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头等重要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温故而知新,钻研、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的营造经验和理论,这就需要建设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非常重视建筑史学界新生力量的培养,主张给青年学人以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他们所召开的国际会议总是给寻求上进的青年学人敞开方便之门,因此,三届研讨会参会青年学人的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这次研讨会一如既往,为所有参会的青年学人提供了宣读论文的讲坛,使他们得到向老前辈学习、与海内外同行交流的机会。

大会主席杨鸿勋先生借用马克思的话——“你要从事科学研究吗?那就要有下地狱的精神!”——热情鼓励参会的建筑史学界青年学人,欢迎他们加入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

参会的海内外代表对建筑史学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们更希望尽早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扩大为“世界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以推动世界建筑史学的发展。

摘自:中国文物报 2004-9-9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