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是一年毕业季。2016届同济毕业生即将肩负母校重托,心怀天下,逐梦世界,砥砺前行。回望母校,难说再见:师恩难忘,同窗情谊难舍,见证青葱岁月的草木难以招手作别……学校新闻中心开设了“2016毕业季之我的同济故事”栏目,特邀数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写下他们的同济故事,以期与在校学子、有志于来同济求学的莘莘学子引起情感共鸣,待他日他们能够写下更加精彩的同济故事、人生故事。如果你是2016届同济毕业生,渴望将你的同济故事与所有同济人分享,也请与我们联系。
人物小传
姓名:马小美
院系:人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历:硕士生
就业去向:广西百色市委组织部(广西选调生)
临近毕业,再回想两年半在同济学习的时光,真的有点恍惚,所有的记忆已经打包,再次把它打开,只有记忆深刻之处最灼目,叙述难免挂一漏万。
我总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一切按部就班。研一时,在掐点赶课之时,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人在彰武,课在四平。除此之外,日常生活被古今中外各派哲人先贤“吊打”。早上,半睡半醒进入老庄道场,下午,在重读鲁迅、茅盾、张爱玲等现当代大家之中略有所得,晚上又被胡塞尔、海德格尔、黑格尔等学说困住。一年下来,在四平与彰武之间来回无数遍,28个学分稳稳妥妥地在仓满仓,在谷满谷。闻道有先后,希望这两年所学的,能在日后的生命体验中发生作用。
研二,再也不用赶课,时间多起来,我与现当代的6个姐妹越发熟络起来。池楚(表妹)鼓动小伙伴们组织“业余民乐团”,每个人选择一样自己最喜欢的古典乐器练习,但却因为实习、论文开题、论文写作等事情,民乐团愣是没有成功合奏过一次,“业余民乐团”变成“吃喝玩乐群”,很是接地气。前不久,群主决定提高群体的“追求与层次”,把群名改为“艺术家协会”,群里段子不断,槽点不断,笑梗不断,活脱脱地“说不了相声的演员不是好艺术家”。
从选题到论文开题,我与池楚频繁相约图书馆。池楚迷恋考古与考据,喜欢弹词,宁愿放弃面试机会,也要与评弹演员周红见面。她对大西北充满激情与想象,当我告诉她,我准备去宁夏爬贺兰山,游沙湖,她比我还激动,告诉我应该要去哪里哪里,防暑防晒什么地,与平时大条的她完全不符。在这个群体里,王小强默默地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上善若水的小猪也劝我,“多写写,要不然写作欲望就被封尘了。”但我知道,到同济,我像是游到新海域的一只鱼,并不了解这片水的温度,同时我也在寻找新的表达方式,所以选择等待。
以图书馆为据点,熬过一个酷暑与寒冬,论文终于成型,导师燕子(万燕)说:“你的论文已有气脉”。听到这句肯定,我知道我的论文基本可以过关。写论文期间,本能的逃避心理,身在四平,心中却幻想假期。心心念念的是北回归线上,故乡的桃金娘与金樱子,眼前却是悬铃木、紫娇花、石楠,还有无条件配合拍照的猫。以后,我面对北回归线上的木棉花、桃金娘、金樱子,想念同济的樱花、腊梅与猫,想念在图书馆偷空看闲书的日子,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2016年3月8日妇女(女神)节是我们最难忘的日子,当答辩主席站起来,对我们说,“经过答辩委员会的讨论,同意授予你们硕士学位”,我的心小有悸动,一年多来的苦心孤诣,终于尘埃落定。回想当初,我与导师交流,而我不在导师的频道上时,除了在书海在寻求答案,或与同学们讨论,发发牢骚,再无他法。在两年半年间沉静下来只做一件事,倒可以让我心无旁骛。
在正式答辩之前,我已着手寻觅工作。武汉之行,是我进入求职面试的第一关。2015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聚集了广西各大高校与企业的招聘,在那里,迈出自我推销的第一步。有目标地投了两种行业,高校与出版社,面试过程有得到面试官的赞赏,也遭到冷遇,但每次交流都得到收获。海投,像是在海里洒鱼苗,不知道撒网时能收到几只。海投结束,与在武汉的朋友们重聚。来到武汉,必登黄鹤楼。此刻的黄鹤楼已安装电梯,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的心境,只有选择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才能体会。爬上黄鹤楼,也临摹一番古人更高望远的心情。晴川阁与鹦鹉洲分别在长江大桥两边,江城1号无所顾忌前行分离水浮莲,岸上芒草挥着白头,五叶连地锦与蒲公英的种子随处可见,唯独我看不清自己,看不见青春的模样。与老友见面闲聊中照见自己,他们指出你哪里发生了变化,哪些骨子里不会变的地方。
回沪不久,频频接到面试电话,武汉之行果然没有白走。在多重选择之中挑选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规定性之时,我也曾犹豫不决。当我无法下定决心时,我决定回到生命的源头,回到胎衣与脐带埋藏的地方,回去看看故乡的云与水,听听家乡话。我离开广西将近十年,这次决定以游广西的方式再认识广西,从桂林-南宁-百色的路线“游”回家,这次回到家乡,我发现乡村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偏远乡村依旧没有通村公路,饮水的问题依旧严重……可是,在与80、90岁老人聊天的过程,我感受到南蛮之地生长着坚韧与隐忍的人们,群山之间烟雨朦胧,峡谷之间滴水穿石,加上老者的智语,安慰着我零乱的心。我所看到的,是我一时半会无法理解但又极其热爱的故乡。在选择人生时,也等于为其他人做了选择。我问自己,是否可以做点事,让出行更方便,让村民可以喝上干净的水。于是,我更加坚定了走选调生之路。
在人文学院学习期间,老师们强调批判与质疑,给我提供两个重要的视角。2016年5月,人文学院举办建院70周年院庆,主题为“技术时代与人文科学”,陈家琪老师在发言时说,人文学者的建设性的批判可能是苍白无力的,但我却怀揣希望将批判与质疑践行。同济的校风,“严谨、求实、团结、创新”这朴实的八个字,此时给我指明方向,严谨求实,只有到实践中才能找到答案。据不完全统计,在广西的同济校友有两百多人,愿我们能团结、时刻不忘我们是同济人,愿我们能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前提下还能创新。离开北上广,一时无法分辨loser的姿态还是铩羽而归的有志青年,拼搏是鱼跃龙门,回归是下潜,读懂水的深度,也很有必要。
当我们远离书斋,走向社会,就像走进一个大观园,我们可能会被一些新鲜的、表象的事物所吸引,此时,能依赖的是我们所学的知识系统。世间路万千,认真方为本。就如黑格尔所说:“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跃吧。”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王小波有一句话形容贴切,“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在篱笆上开门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一个花蕊上,都站落了一只蓝蜻蜓。”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也是如此,愿我们都如愿地走下去,本着同济精神,济人济世济天下。
临近毕业,最难忘的,难以叙述的还是师恩。选择就业,还是选择继续深造,燕子给我一个郑重的建议,她希望我暂时停下求学,到生活里接地气,不论以何种打开方式。我却希望文学上有更深的认识,在创作上试图转换新的表达方式。当我拿出曾经写的诗,导师看了之后说,“挺好的,很会做诗”。但在阅读与人生阅历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我而言,学术之路与写作之路,都处在储备状态。燕子说,她不希望她的博士生光有博士学位,而非博学多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燕子希望我们有条件就到处去走走,而且她也力所能及创造条件让我们多走走。2013年入学,全班出游上海文化名人街,2014年3月师门杭州清明踏青,2016年4月上海良友文化基金会-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校外实习基地举办苏州游学。期间燕子还带我们游走许多有文化味道的小饭馆、名人故居,每到一处,领略各处文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领略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过程愈发现自己的“异样”,愈发激发我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平时与燕子聊天,不正经聊学术,而是天南海北地聊天,我所涉略的,她都足以覆盖,我为涉足,她已飞过。我所触及的,是她内涵里的冰山一角。碰到燕子,像是找到个大姐姐,中暑了,找她,她说她有香港的保济丸,管用;下雨了,没带伞,正好上她的课,发个短信,她就给我带把伞。受寒了,她给我灸艾灸。有事没事,我就去她家蹭饭,燕子做饭很好吃,因为她谙熟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如同她所谙熟的诗词里的拗救。
在良友上完我的最后一节课,燕子携幼子与我在复兴公园坐坐,孩子在草坪上玩耍,我与燕子坐在长椅上聊天,我说:“假如我以后离文学越来越远,假如哪一天我变得越来越俗气,我一定要来看看你,让你给我治一治。”她说:“把文学当成生存的根基,很难,但尽量不要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一类人。”
在结束与开始之间,还有很多愿望等着我去实现。我依旧对新的状态充满希望,希望再懂些道理,再读些有趣的书,再结识一些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