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敞开怀抱向世界——同济大学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11-28  浏览:

同济大学把国际化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作为,加快高水平开放合作步伐,将国际化全面融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开辟对外交流合作新领域、新赛道,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出了一条国际合作的创新之路,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聚焦重点、融入全球,“朋友圈”持续扩容

今年,同济国际交流合作亮点频现。11月2日,在华访问的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核安全和消费者保护部部长施特菲·莱姆克(Steffi Lemke)率代表团访问同济大学,并发表主旨演讲,对同济大学在中德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作出的贡献表示赞赏。10月,同济大学中德学术人文周一系列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德方学界多个重要代表团到访,中德双方共绘合作共赢新蓝图。4月,校党委书记方守恩率代表团分赴意大利、德国、法国三国,访问重要伙伴高校和重要部门机构,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中德合作2.0战略”落地见效。

学校实施“聚焦重点、做强主场、布局全球”的国际化战略,厚植国际合作沃土,继续巩固并升级对德合作,拓展全球国际合作版图。依托学校中德、中法、中意、中西、中芬等12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和专业学院,形成了有重点、有聚焦的国际全面合作格局,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2年5月,同济大学重磅推出“对德合作2.0战略”,包括率先在国内成立首个中德博士生院,建设教育部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成立德国与欧洲研究院,聚焦中德共同关切的“智能科技”“绿色发展”领域,打造同济对德合作新生态,获得了德国50余所高校积极响应。

近年来,同济一直在积极探索对德合作新模式。中德学院携手相关学院接连成立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中德机械工程中心、中德环境中心、中德可持续城市联合研发中心等一批对德合作新平台,把“中德高水平科教融合国际合作育人”拓展到学校更多学科领域。

学校与联合国机构续写合作精彩新篇。2022年4月,同济大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签署新一轮合作备忘录,继续深耕可持续发展领域,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同济力量。今年9月,同济大学与联合国环境署成功举办了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暨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讨会主论坛,共谋全球环境保护大计。2021年7月,学校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签署新一轮谅解备忘录,继续联手培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

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2021年5月,学校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该联盟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4所著名大学共同发起,目前60所成员高校中有中国大陆12所。同年,同济大学作为创始成员单位加入“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学校是20个国际教育联盟的成员,担任“联合国青年教育联盟(YEA!)”联合主席单位、“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方秘书处单位。

2022年和2023年,学校参与承办首届和第二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受上海市委托牵头建设“上海国际设计百人智库”,为上海“设计之都”集结高端咨询力量。

在同济校园,国际化氛围日益浓厚。近日,学校启动首批9个“国际化氛围建设示范空间”,中外师生在此共同学习、工作、生活、交流,中外文化交融交汇,绚丽多彩。

凝智聚力、中外联手,探索科教融汇新路

今年8月7日,由11个学院242名学生参加的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海外校区教学基地暑期营圆满落下帷幕,同学们纷纷感叹获益良多。参与授课的不仅有来自佛罗伦萨大学7个院系的25位教师,还有当地艺术教育机构的建筑师、设计师。利用意大利独特优质的人文、艺术类教学资源,已形成学校有组织、成建制的海外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模式。

今年8月28日至9月15日,来自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的38所高校的97名德国学生来到同济大学,参加中德工程学院德国学生暑期夏令营。“这是一次有趣而新奇的经历,我要带回去跟家人和伙伴们分享。”学习中文、聆听前沿讲座、参访企业、体验中华文化……德国学生满载而归。

你来我往,中外双向奔赴,共创精彩。学校引入全球优质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打造一支外籍高层次专家队伍,探索将国际引智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紧密结合,中外团队融合发展,携手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奥地利科学家赫伯特·芒教授持续推动中奥科技合作,不断取得学术突破;德国顶尖人工智能专家赫尔佐格教授来到同济大学工作8年多,将近40年人工智能研究经验应用于学校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交叉学科的创新实践;来自芬兰的苏雅默教授积极践行“设计驱动型创新”,大力推动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城市建设……在同济事业蓬勃发展的感召下,一批外籍专家加盟同济,中外师资团队强强联手,为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学校的国际科研合作卓有成效,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5年来,学校与国外伙伴高校合作建立省部级及以上国际合作实验室19个,共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300项。以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西比克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外籍专家们的加入和中外专家的通力协作,有力推动了设计等相关学科发展驶上快车道。同济的海洋科学研究带着国际合作的印记,在国际大洋钻探、“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凝聚着国际深海学界的支持与协作。土木工程学院与美国、日本、意大利研究机构联合建设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重大抗震科学问题研究。在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也不乏有效合作。在国际合作平台带动下,同济教师在国际学界的活跃度和学术影响力持续上升。

科教融汇,中外教授们联手培养创新人才。美国科学家斯潘诺斯院士和李杰院士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发表研究成果。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立了“未来城市与建筑”国际博士生院,实现师资国际化,面向国内国际研究生开放课程。中德博士生院推出了百名中外教席教授共同领衔的“双学术带头人”模式,协同推进国际科研合作与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国际化人才培养再探新路。今年6月,学校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会等六方共同签署关于合作筹建“上海中德科技大学”的谅解备忘录,打造中德教育科技合作领域的新标杆项目。深入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中欧高素质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培训中心”建设,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国际胜任力。

培养使者、建言献策,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成立留学生“行走看中国”故事班,举办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构建“中国红色文化翻译术语库”,推动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连续举办两届国际传播论坛……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同济大学持续发力。

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学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创办多元、立体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与话语体系,努力培养卓越的国际传播复合型专业人才,作出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为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和人才的支撑。

优秀人才队伍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关键支撑,学校着力培养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优良师资,以及“知华、友华”的中华文化国际使者。精心设计“感知中国”活动,用好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等育人资源,面向留学生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1年10月,“熊猫叨叨”(Panda Talk)国际学生多语种讲中国故事的短视频团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同学们将自己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亲身经历拍成视频,通过社交媒体与亲人朋友们分享所见所闻所感。近日,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十周年特别活动上,“熊猫叨叨”团队受邀作了题为《千山外 水长流》的主题情景展示。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丛书”“‘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丛书”“红色文化翻译指南”“同济大学国际学生感悟中国丛书”……教师们围绕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构建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理论框架和有效路径,创建了具有同济特色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建言献策。

学校多措并举打造卓越来华留学教育基地。5年来,年均在册国际学子超4000人,已在德、意、日、韩等10余个国家建成海外招生基地。积极拓展企业资源,为高水平国际学生设立企业奖学金,国际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持续扩大“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招生规模,“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获教育部优先支持,培养直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专业型国际化人才。精心打造“一带一路”“中文+”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课程体系,牵头成立“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传播校企联盟,面向全校本科生(中外学生)首次开设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国别语言文化进行解读的通识课“‘一带一路’文化经典解读”,精准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展非洲本土语言AI语音研发项目,持续加强“一带一路”对策研究,为实现“政策沟通”献计献策,构建了“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对策研究的“同济模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