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吴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5-19  浏览:

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锚定了方向,寄予了殷切期望。回信不长,但言简意深,直指当下及未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旨。作为一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者,细细学习认真体会后,尤感重任在肩,使命满怀。同济文科以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将在春风拂照之下,迎来壮阔发展。

当前正值文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并阐述了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一重要讲话充分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乃至整个文科的繁荣、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实践动力,犹如新雷一声,催发了文科发展千红万紫的新局面。

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文科的概念渐成大势。新文科的“新”既要求守正“文”的本质,也要求在信息技术的融入中,实现多学科协同,筑牢知识塔基,重塑思维体系,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新文科在变革的新生中,会经历融通带来的迷茫与阵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以趋新为本旨,找到适用新时代文科发展的道路,激发了文科百家争鸣的新气象。

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的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重大课题的提出,即是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研究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未来。这一指引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开启了源头活水汩汩而来的新格局。

几个重大时间节点勾勒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构想与脉络,走至当下,不难发现我们已置身文科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之下,如何推动同济文科的高质量发展,不负春光与时行,是同济人的使命与责任。

总书记回信的启示意义

置身文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细读总书记的回信,深受启发。

加强文史哲研究, 筑牢中华文化传播的基石。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思想源泉。总书记说的“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换言之,其根本就是让我们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当代大学生们并不浅见,随国家实力增强而日益自信,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国的应对也让他们不再仰视西方的“繁荣盛景”,但是他们对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多支离细碎、沉于一隅之说。全面开展的“四史”学习教育就是了解中国的大本大源。一百年来走出的中国道路是亘古未有的道路,是基于现实土壤的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本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大道之行,是中国道路对知识体系中国化的时代呼唤。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中华文化的教学传播。坚持中国道路,并不意味着只关注自身。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意味着我们要打开窗户,迎接四面八方吹来的风。“我们要坚持中西比较研究,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各方面比较,在比较中明辨是非、博采众长、坚定自信,在交流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欣欣向荣,我们的文化才能再创辉煌。”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我们文科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把“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阐释好、传承好、讲述好。因此,要阐明中华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要清晰其中的思想理念与价值特色,还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通过中外文明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尤其要加强汉语国际通识教材和跨文化交流教材编写,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要不断推动民心相通的文化外交,促进文明对话与文化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力量。

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打造中国特色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受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影响,科技与文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催生了崭新的知识样态与文科课题;当今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不断变化,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日趋重要,而国际人才储备远远不足,培养能够适应新格局的各类高素质涉外人才是急迫课题;从1921建党走向2021历史发展新节点,培养促进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人才、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跨文化研究和传播人才是树牢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摆脱以欧美为样板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推翻所谓“普适意义”的规律与原则,在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基础上建立“同济学派”,打造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课题。在这样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之下,这些全新而重要的课题亟待我们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在辩证取舍之中,走向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之路,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宗旨,建设“同济学派”,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作者系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