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值此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7月29日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传达指示批示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指明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九月,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文件陆续发布: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使命定位,确立了“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提出了六大关键改革举措和十大专项改革行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强调了严抓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落实各环节主体责任,特别是前移质量检查关口,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一流博士生导师队伍的十条举措。随着系列文件的发布,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掀开新篇章。
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始终秉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理念,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内涵式发展,已形成涵盖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系统性质量保障体系。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来,同济大学累计授予博士学位近11000人、授予硕士学位超过83000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近五年来,学校在研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73%的参与者为研究生,研究生已成为我国创新创造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把牢方向,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塑造“同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以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构建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大思政”新格局。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我校自主审核增列的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设立了思政工作队伍攻读非全日制学术型博士学位专项,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基础。自2018级起,研究生所有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将“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自觉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首要培养目标,并贯彻培养全过程。打造《工程伦理》课程,建立了多学院师资共同参与、将基本哲学辨识和评价方法与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新颖课程体系,并纳入工程专业硕士必修课程。
优化布局,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类型、结构与规模持续优化。学校获批成为全国首批20家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获批7个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授权点,并列全国第一。近五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制造强国、健康中国、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新增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点、4个二级交叉学科学位点。2019年学校成为科研经费博士首批16家试点高校之一。2020年学历博士生招生人数超过1810人,较2015年增长100%。
创新模式,构建横向学科交叉、纵向本硕博贯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我国率先提出本硕博贯通培养理念并付诸实践的院校之一,近年来,我校从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需求和人才成长成才的新规律出发,探索了“4+M+3”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本研贯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了本研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1.0版。目前,学校有100多名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在依托我校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内开启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从严管理,全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提升培养质量。我校是我国率先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院校之一。通过深化申请考核制、试点科研经费博士、改革名额配置方法和丰富选拔通道等举措,建立了分类指导、科学选拔的招生选拔体系;通过同济高等讲堂、学术诚信教育、双学位联合培养和博士生中期综合考核等举措,建立了注重能力、培育素养的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在课程考核、论文选题、中期综合考核等多个节点,将学习研究能力不符合高层次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研究生分流,并在最长学习年限上从严要求,构建了德才兼备、刚柔并济的研究生教育分流退出机制。抓住招生选拔、论文选题、中期综合考核、论文准备与答辩四个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思想品德和学术诚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试点多元标准、评选优秀学位论文和“五位一体”导师管理等举措,建立了加强管理、激发志趣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机制。制订了《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及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探索导师岗位设置的两岗合一和两权分离机制。自2007以来,持续开展导师培训,由德高望重、成果卓著的导师分享培养经验,由研究生管理职能部门介绍管理制度,由领域专家讲授知识产权、学术道德规范和心理健康,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覆盖了新任、在岗的全部导师,切实提高了研究生导师“导德导学导研”的意识和能力。颁布《同济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标准及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成果的规定》,逐步实施多元化的学位评定标准,着力破除“唯论文”特别是“唯SCI”。
加大投入,为深化改革、提升质量提供支撑保障。我校建立了全面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近年来,年均发放学业奖学金近1亿元,助学金超过1.5亿元,导师资助助研酬金超过1.6亿元。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并获得丰硕成果。2016年至2020年项目立项422项,2019年获得79项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2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26个。
面向未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谋篇布局,聚力内涵建设提升质量,落实责任,落细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统一认识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树立“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工作意识。随着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系列文件的陆续发布,学校将组织各级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开展学习讨论,深刻把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使命担当,对照文件找差距、谋改革。在此基础上,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凝聚共识,制定新时代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施工图。
把牢方向关,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健全“三全育人”机制。持续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水平。持续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示范项目,编制若干优势学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典型引领,示范带动。
守住质量关,全过程、多路径培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围绕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任务事件,落实研究生学科专业责任岗位、本科生专业责任岗位和本研课程责任岗位等三大责任岗位,优化人才培养基层组织建设,建立重大需求牵引下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记录,与建立全方位的正向行政处理机制和反向利益诉求机制相结合,构建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的保障体系,“说得通、流得动”,形成融洽和睦的人才培养局面。进一步强化导师的岗位纪律和岗位权利,建立依据教书育人、学术贡献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等要素开展导师岗位考核与奖惩的制度,落实导师岗位职责与考核。
突破机制关,面向强基础、未来技术及复合型拔尖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打造学科交叉、本研贯通培养体系2.0版。针对“强基计划”,制定“2+1+X”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知识体系梳理,细化和构建等级课程,构建本硕博衔接的课程体系。加大通过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等路径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或应用型领军人才的力度。进一步发挥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选拔的制度优势,打通不同学位类别、不同培养层次之间的成长路径。制度化建设本研课程互通体系,实行弹性学制,畅通交叉路径。以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为依托,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和学位评定多管齐下,深化基于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培养。
突破评价关,进一步优化分类指导、多元评价的学位评定标准。扎根中国大地,遴选一批我国主办的高水平期刊作为标准之一,持续推动国家学术评价能力和评价质量,建立学术自信。强化分类指导,针对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特点,完善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强化二级管理,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围绕培养目标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本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科学规律、符合客观现实的学位评定标准。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新时代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四为”方针,结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思想认识上提高站位,在贯彻落实上抓实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培养大批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同济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