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苟利众生便敢为人先——记2019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得主刘中民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12-04  浏览: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我校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表彰其在心胸外科学、急诊与灾难医学、干细胞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刘中民则说:“苟利众生便敢为人先。”

“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人工心脏”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刘中民,因为人生的两次遭遇坚定做一名医生的理想。“一次是文革期间,家人被打断肋骨还要被拉出去批斗时,靠着两名素昧平生医生的帮助才躲过一劫;第二次,是我在农村插队时,得了流脑,40 度高烧加剧烈的头痛,运粮卡车跑了一天拉到县城医院,是医生把我从炼狱中拉了回来。”刘中民说。

知青阶段,他开始自学医学,一本《赤脚医生手册》被他翻得卷了边、花了颜,标在书里的圈点、标记、心得实在太多了……然后在自己身上针灸、推拿,学着开方抓药,渐渐地他能给村民治头疼脑热的“小病”了,渐渐地他的名气十里八乡传开了。

后来学了医,研究生时跟随导师、中国急诊医学创始人之一的王一镗,两个人天天背着教具‘安妮人’,巡游全国基层医院,普及心肺复苏(CPR)基本知识、技能,几年下来跑了 20 多个省市,给几万名基层医务人员普及。在心脏外科攻读博士期间,他便把科研方向集中在了心肌保护和心脏移植领域上。

1998年,刘中民来到了德国心脏中心进修,看到“人工心脏”移植技术,不但能够帮助心衰末期的病人延缓生命,而且可以慢慢修复心脏。于是,他回国后不久便开始带领研究团队进行研制国产化的“人工心脏”即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NIVAD)。目前的“人工心脏”已经研制到了第四代。

刘中民说,一路走来,甜酸苦辣五味杂陈。他说,由于中国人的观念、习惯,难以接受心脏移植(捐献)和人工心脏植入,但无论路途多么坎坷,只要利于众生,我们便全力以赴敢为人先。因此,他带领团队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研制出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三年多的时间内,课题组以牛为样本进行的21例活体动物试验表明,在牛循环的后负荷高出人类一倍以上、且不能输血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下,课题组研制出的心室辅助样机植入心脏功能不全的牛体后,牛的心功能明显改善,可较长时间存活。业内专家评价,这是一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NIVAD)样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且成本只有国外产品的1/5-1/6。“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人工心脏。”刘中民说。  

刘中民介绍,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心脏病治疗手段,内科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支架、安装起搏器等;而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先心病手术、冠心病搭桥手术、心脏瓣膜修补术等等。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丰富与微创手术的兴起,心脏内外科医生的融合趋势会变得越来越紧密,心脏治疗将不再会被众生视为畏途。

中国有了自己的灾难医学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作为汶川地震上海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刘中民现场目睹了没有灾难医学理论与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的救援的盲目和低效。在同济大学和自己导师的支持下,他2008年在我校创立我国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随后主编我国第一部规划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并获批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我国研究生规划教材《灾难医学》,建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并成为WHO第一支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

刘中民说,作为中国首支国际应急医疗队,东方医院这支队伍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队伍的协调性比较强。我们是一支“平战结合”的兼职队伍,365天24小时随时保持应急响应。60名正式队员全部来自东方医院各岗位,日常的积累形成的默契,在灾难现场,队伍配合娴熟,抢救效率高。第二个特色是:我们是一支集搜索、营救与医疗为一体的队伍,60名专业队员中,救灾必须的各工种齐全,均能相互熟练配合完成破拆、灭火、搜救等任务;一旦搜救队员完成废墟搜救,医疗队员立刻成为救治主力,搜救队员自动转化为转运、单架、司机、后勤、信息等队员(不比较)。他表示,目前,这种由一家单体医院独立建制的集搜救、转运、救治一体的建队模式国际上也不多见。

救援队利用蛇眼探测仪搜寻废墟中的生命迹象

不仅如此,灾难医学体系中,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普及避险逃生自救知识。刘中民介绍,灾难来临时,亲朋邻里自救、互救,对于减少伤亡是非常重要的。2013年,我们编写的国内第一部用漫画形式表现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的科普丛书《图说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科普丛书》出版发行,内容涉及地震、水灾、火灾、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常见灾难类型最简易的自救方法。这套丛书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众多奖项。

据了解,作为“极端环境医学”的一部分,近年来刘中民又在谋划极地医学的布局,目前已经落下数枚棋子。

勇当干细胞领域的开路先锋

今年6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名单》,我校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成为国家批准建设的两家干细胞资源库之一。“这是对我校近年来不断加大干细胞研究、转化力度所取得成绩的肯定。”资源库项目负责人康九红介绍。“资源库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样,是国家队。”同济大学相关领导表示。

聚焦转化医学、干细胞研究,早在十年前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就开始备条件、聚人才,开始东方医院的变道超车,他深知一家新晋三甲医院,在强手如林的中国医界,想用传统的方法拼出一条阳光大道几无可能。在同济大学的鼎力支持之下,经过多年努力,东方医院目前已经组成了一只由院士、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863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组成的干细胞研究团队。

借助我国高度重视干细胞产业、一系列规划都将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产业作为未来重要产业支柱的东风,依托同济大学处于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领跑集团的优势,东方医院的干细胞研究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连续获批两期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重大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承建了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

干细胞基地科研人员

作为转化资源库临床级干细胞资源库的负责人,刘中民介绍,该资源库的场地与软硬件条件可以充分满足存储和研究需要,包括5000平方米涵盖干细胞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相关产品应用开发与推广的干细胞转化一体化服务平台。其中,临床级干细胞制备GMP实验室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为临床级细胞制备、质检质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已建立了600平方米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资源战略库(总容量达240万份),为各类细胞存储提供了重要保障;已开发的“五位一体”干细胞全流程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临床部、制备部、检测部、样本部、质量部等单元功能模块,实现了从各类干细胞采集、生产、质检、存储、质控、分享的标准化信息管理,完善了干细胞资源库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采访获悉,依托该资源库,我校一系列干细胞研究计划正在加紧推进中。(程国政)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