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根深地沃树栋梁——同济大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11-25  浏览:

同济大学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一流,秉持与“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新时代同济文化一脉相承的人才培养理念,始终把学术与育人作为第一价值追求,不断创新探索,强化基础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造就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成绩斐然。

接连推出人才培养“三大举措”

2021年12月,本科生刘佳琦等获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本科组唯一最高奖——本科组“高教社杯”;2022年6月,硕士研究生陈涵晟获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唯一最佳学生论文奖;2023年7月,同济大学TJArk队获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冠军,创下十连冠……近年来,同济学子参与国际和国家级赛事650余项,获国家级奖项800余人次、国际奖项500余人次。

“大一新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学习风气好,学业表现出色。”这是新生院学生留给老师们的普遍印象。有数据为证:2022级学生第一学期平均绩点为3.99,第一学期所有课程成绩优良率为 80.62%;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屡创新高……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与大类管理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显成效。

2019年9月,新生院8大学堂全新亮相,学堂与专业学院联手,探索具有同济特色的跨学院的大类培养和学科交叉培养。制定大类培养方案,开设大类学术先导或前沿通识课程,来自各学院的600多名专业教师担任新生导师,组织学生参访知名企业,增进对专业行业的认知……

2022年7月,取自老校长之名的国豪书院成立,传承历史血脉,是同济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又一新探索。在修缮一新的西南一楼内,集住宿学习、学生活动、书院办公、导师驻楼于一体,书院特色空间氛围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面对面相互学习,碰撞出创新火花。学生进入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医学试验班(国豪精英班)和“强基计划”班,接受高端导师倾心指导的完全学分制培养,努力成长为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前瞻性科学判断力、突破性学术创新能力、大团队组织领导能力的未来战略科学家。今年9月,“强基计划”本科生、国豪书院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王亦悦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物理学高水平期刊《应用物理快报》上发表论文,为自旋微波振荡器器件研发提供新思路。

面向国家对人才的急需,既要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又要联合地方政府和知名企业,探索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卓越工程师人才高质量培养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面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今年9月,成立不久的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已迎来一批新生入学。中国建筑、中国医药、中国商飞……25家知名企业成为学院首届理事会的理事单位。校企牵手,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学校与企业“四共”(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四通”(校企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企业导师和学院导师共同商议了我的研究方向,我将不断强化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政产学研用结合中努力成长为一名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学院研一学生商睿说。

打造“金专”“金课”“金教材”

今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同济大学此次共有55门课程入选,入选课程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上海高校第一。至此,同济入选一流课程总数达109门,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加强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课程建设,是同济大学立足课堂,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生动缩影。

“金专”建设也卓有成效。主动适应国家需求,对学科专业实施动态调整,优化学科生态。从2018年至今,同济大学已获批12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相关专业;自2019年度至今,学校共有6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和“四新”专业的总数已占招生专业的近九成,成为同济大学专业建设的主体,并覆盖了全部学院和全部十大学科门类。

尺寸教材,悠悠国事。2021年10月,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第七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高等教育类全国共4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1项,学校牵头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今年11月,学校2个团队入选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交叉复合人才培养跃上新台阶。设立拔尖创新教学中心,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目前已涵盖8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班)、12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其中6个为今年新增)以及4个先修课程计划。“共性基础+个性发展”的进阶式培养模式全新升级,新设73个进阶式培养的微辅修专业,覆盖全校30个学院,拓宽拔尖创新人才一站式、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路径。

主动布局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优化学科生态;推进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改革,压实导师“第一责任”;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多元化学位标准……研究生已成为同济大学科研创新队伍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

强化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2+1+X”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2022年10月,在全校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推动师生凝聚的“共识”迈向“共为”,同济大学发布《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共有40条,贯穿“招生—培养—深造—就业—校友”人才成长全链条,发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总动员令”。

作为40条中做强人才培养的“底部支撑”,《同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2.0》同步推出。2.0版本立足于构建同济特色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

同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在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中,同济大学牵头完成的成果“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发展”,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质量保证体系2.0”,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教学过程”向“育人过程”转变,从“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转变,从“制度约束”向“价值追求”转变,从“信息化”向“智能化 ”转变。打造与新时代同济文化一脉相承的“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同济特色质量文化,推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督导队伍履职能力建设,推动教学督导工作由“督”向“导”转变。学校已逐步打造形成一支约160名校级督导和350名院级督导的教学督导队伍,着力提升督导队伍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主动打造学习型、指导型督导队伍,逐步实现从以“督”为主向以“导” 为主的转变,从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的转变。

质量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师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增强,探索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以“制度约束+价值追求”为基础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之路,支撑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质量标准研制,示范引领全国400余所CIQA(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成员高校质量文化建设。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