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2-25  浏览: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济大学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看大会直播。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振奋人心,令人备受鼓舞。同济师生将学习领悟总书记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主动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乡村各项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同济人新的更大贡献。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成果,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扎实推动了共同富裕,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永载史册的伟大奇迹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去年,同济定点帮扶的云南省云龙县完成脱贫摘帽后,学校就已经把定点帮扶工作的重点转为帮助云龙实现乡村振兴。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多学科资源优势,努力形成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帮助云龙县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全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引导广大同济师生继承和发扬“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百年传统,自觉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更好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扶贫过程中,高校作为重要力量,积极聚焦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等,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校品牌”的扶贫路径,助力中国形成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同济大学在过去8年脱贫攻坚历程中,始终践行“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初心使命,在与定点扶贫云龙县“携手相助、同舟共济”的历程里,充分发挥智力、学科优势,集全校师生和校友之力,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助力帮扶云龙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下一阶段,同济大学将继续以更高的政治认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防止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上来,继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科技帮扶,促进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通过推动特色成果转化,力争孵化一批引领型产业,切实增强内生动力,以实现对口帮扶地区经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继续发挥好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的积极作用,推动高校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特别是在城乡体系、空间布局、经济产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大力书写 “高校样本”,助力打造“中国式乡村振兴”范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表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我国的脱贫攻坚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各种资源的配置,工作千头万绪,点之多面之广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只有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才能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贵庆教授表示,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实属不易,这一历史性伟大成就再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初心、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心。同时,也应当看到,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任重道远。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教育和再教育等各种获得就业技能的途径,防止脱贫之后返贫,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通过乡村人才振兴撬动乡村全面振兴。对此,高校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大有作为。既要积极培养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各专业青年才俊,又要努力开展在地化乡村建设人才技能培训。作为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他希望有更多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业,用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为乡村建设行动作出一份贡献。 

同济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云龙县副县长(挂职)周晔表示,自2018年7月开始,他很荣幸能受学校的派遣,在脱贫攻坚一线俯下身子扎实苦干,把同舟共济精神写在扶贫一线。他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务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党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脱贫攻坚,只有中国共产党能统筹全社会力量,全力实施精准扶贫,消除了几千年以来的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他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脱贫路上一个民族一个群众都不能少,他们可以7x24小时,舍小家为大家。两年半来,他也亲眼见证到了贫困地区发生的巨变和腾飞,每位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水电路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学校成了乡村最好最安全的房子,乡村医疗机构能就地解决群众的就医困难。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他有幸在一线参与了无上光荣的扶贫工作,这也必将成为他永生难忘、值得骄傲的记忆,时刻激励自己砥砺前行。 

同济大学驻云龙县诺邓镇永安村第一书记孙羽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让正身处农村扶贫一线的他感到热血沸腾,倍感兴奋。自2019年由学校派出到定点帮扶的云龙县参与挂村扶贫,在实现贫困县摘帽出列的过程中他深深感受到了偏远山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获得了极大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奔小康的路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一个都没有落下。伟大来自平凡,自己只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颗小石子,有幸成为全国300多万扶贫干部队伍中的一员,他感到无比光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将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姿态,学习领会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引领青年学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而且要真正写在地里。征途漫漫,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和广大人民群众一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一心,为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前行。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杨敬笔来自云龙县,是迄今云龙县当地通过国家专项计划首位进入同济大学的大学生。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见证者、受益者,对这些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着切身感受,深深感恩党和国家的各项帮扶政策,感激同济大学对云龙8年来的真情帮扶。他将倍加珍惜在同济大学求学的宝贵机会,刻苦求知,练就过硬本领,将来为家乡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马明杰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在校大学生,他为自己能亲眼见证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而感到振奋和自豪。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深感使命在肩,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将时刻牢记“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

正在云龙县开展支教的同济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梁峻浩,亲眼见证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他表示,从拓宽脱贫的路径,到夯实不返贫的基石,从村干部的一线指导,到全国人民的八方支援,从村容村貌的整建,到村风民风的养成,他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受到党切实履行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重承诺。作为在西部支教的同济青年,会握好手中的接力棒,努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都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徐浩文表示,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没有枪林弹雨,但同样英雄辈出。“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最质朴的话语体现的是平凡英雄的赤诚之心。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双重夹击下,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世界面前打赢了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摆脱乡村贫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积极应对世界乡村问题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她很庆幸自己可以作为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的一员,有机会见证、参与祖国的乡村振兴事业,也期待自己可以作为青年党员传承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不辍耕耘,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