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用中华传统文化润泽师生心灵,厚植校园文化“软实力”——嘉定校区深化文化育人工作掠影

来源:嘉定校区党工委   时间:2020-12-14  浏览:

以茶会友、品茗论道,笛音传情、雅俗共赏,点滴之墨、可写山川,雅琴识人、缘结知音……11月5日中午,在嘉定校区文化新地标文榷堂内,茶艺、笛艺、书画、古琴、汉服等学校传统文化社团正举办文榷雅集会活动。现场笛声悠扬、墨韵飘香,师生朋友圈被“嘉园风雅进行时”的活动图片刷屏。这只是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深化文化育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嘉定校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文化环境、艺术鉴赏、文化实践三方面入手,着力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涵养气象的校园审美空间和育人氛围,让学子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浸润、滋养心灵,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营造氛围,提升文化环境育人实效

安楼用自然、平和的青色,博楼用轻快、明亮的黄色,大自然的绿色点缀诚楼,代表水和海洋的蓝色装饰复楼,活力的橙色是广楼的主色调……嘉定校区楼宇文化建设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概念,参考各朝代建筑与颜色特征选色,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及图形运用,呈现出既典雅又新潮的视觉效果。楼宇空间内重点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济文化精神及中国传统书画的代表名作。为致敬学术大师,彰显对传统和经典的尊崇,同济大学荣誉殿堂院士油画像作品的展出也将成为图书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导师生树立良好师风、学风,树鸿鹄志,立科研梦,积极投身到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中。

“画作的展出为工程中心增添了艺术和人文色彩,也为长期学习工作于此的师生提供了科研的创新思路和全新灵感。”《丹青行迹——于澎教授写生画展》在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拉开帷幕,青年教师冷搏的发言引起在场师生的共鸣。一边是“超越一号”燃料电池汽车,一边是绘画艺术作品,技术和艺术在这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融合。《刚柔于同 艺韵在济——教师绘画作品展》《怀袖雅物——扇面画艺术展》《四时花开——妙空如如书画展》《青与蓝——系列绘画作品展》《咫尺丹青——周德宽扇面书画作品展》《浓墨重彩绘华章——教工书画展》《砥砺前行七十载 奋斗逐梦新时代——新中国轨道交通图片展》《墨散八方出丹青,众志成城战疫情——教师战“疫”画展》……各类艺术展的进驻,让嘉定校区的楼宇浸润在艺术文化的氛围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果你有心,一定不难发现校园中常常会有意外惊喜。有传递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小品《山影》《高升》,有彰显同济文化特色的文化小品《划龙舟》《I Love同济》《同心舟》以及即将落成的《同济学风墙》《同济校训石》《同门之谊》和《百舸争流》。设立在广大师生进出校门必经的中央大道绿化带的《山影》景观,以一字排列的钢管,顶部成波浪状,呈抽象的山形,三组交错设立,形成层峦叠嶂的山影意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随视角变化,时隐时现。

“一方水土一方人”,嘉定校区力求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与朝气、传递正能量和主流思想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师生在迷人的景观中感受生活、寻觅美好。桃李路上依序纵列着几座造型小品,漫步其间,由今溯古,从金属的现代感到青铜的厚重感,百年同济历史与千年人类文明巧妙融合。《同心舟》为同济校训“同舟共济”的生动视觉演绎。《同心圆》的造型寄寓着全体同济人团结一致,画出最大同心圆。立体的圆弧构造酷似片片轴承瓦,突显了嘉定校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汽车为龙头的办学特色。瓦状结构层层相接,也寄寓着全体同济人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建设添砖加瓦。

提升文化品位,强化艺术鉴赏育人功能

“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这句话一点没错。通过老师对音乐基本知识的讲解以及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我再也不是原来的艺术‘大老粗’了”,星期音乐会散场后,软件学院的宋同学感叹道。这场每周至少举行一次的音乐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演奏家进行高品质乐曲演绎。从中国传统民乐到德奥艺术歌曲,从伫立舞台一侧低低吟唱的独唱歌手到铺满整个舞台的管弦乐团,济人楼周边常常萦绕着或激昂或悠扬的乐声,令往来师生不由驻足倾听。“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为以文化人、教化于艺的重要环节,《星期音乐会》等艺术鉴赏类公选课的开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氤氲艺术之美,已经有千余名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修身、静心、怡情、近美。

《风雅东方——月影》《国乐中的诗书画》《海上生民乐》《我在你的未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原野》《祖国颂》《红旗颂》等优秀文艺作品,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安可艺术团、上海爱乐乐团等高水平艺术团走进嘉定校区,一场场精彩演出轮番上演,深受师生欢迎。高雅艺术并不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应是触手可及、人人可享的文化内容。“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就给了嘉定校区师生这样一个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文化的机会,培厚高校美育的土壤。一名参与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学生说:“我觉得学术和艺术的修养分别是对我们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不同体现,这类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同学进一步理解了美在何处,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升华。”

走进汽车学院所在的宁远馆一楼,“科技·艺术·人文”大厅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开,五大车队的汽车、荣誉奖杯错落有致地展列,柔美的钢琴声中夹杂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浓郁咖啡香更是为学院公共空间增添了几分别致。作为勤工助学实体,咖啡厅已经在嘉定校区三个学院楼火热开张,成为师生讨论、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提升着师生学习、工作的体验,享受着咖啡文化带来的惬意与美好。

嘉定校区图书馆14楼的文榷堂文化空间通过文艺鉴赏、实践体验等形式宣传推广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学科文化、革命文化,传承同济精神,丰富同济师生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实践。《匠心神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展出的作品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率领的团队,历时多年创作完成,分为饾版风华、东方意韵、传承创新、现场演示与互动体验四个部分,通过现场演示和指导制作有趣生动的木版水印作品,让参观者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木版水印艺术的独特魅力。“戏曲曲艺名家谈”活动特邀国家一级演员、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著名“袁(雪芬)派”花旦方亚芬和同济师生对话,以《赏析名家 传承经典》为主题,畅谈越剧艺术的传承和魅力,其团队还现场表演越剧经典唱段,并点评指导越剧社独唱。沪书传承人、沪书新时代领军人物、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黄震良和同济师生对话,以《了解沪上曲艺从学上海话开始》为题,讲解沪书的传承和魅力,并现场表演沪书经典剧目。

创新形式,完善文化实践育人格局

这里是艺术创作的中心。“艺·创”作品展呈现了近两年来累计数百件由同济师生精心制作的各类手工艺品,这是艺术与传媒学院建立的“惟新工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文化活动之一。除了不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惟新工坊”还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通识选修课《传统艺术品设计与制作》《树脂立体画》,累计吸引约800名在校学生选修。“惟新工坊”还将文化建设发展到了“同二代”身上,举办创新能力提升专项体验活动——陶艺。艺术为骨、创意为翼,在师生亲身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

这里是绘画实践的课堂。“中国画教师研修班”自2018年3月14日开班以来累计授课400余次,举办画展10余次,出版画册2辑,影响力辐射到数以千计的同济师生及周边区域群众。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的方式深受嘉定校区教师欢迎,在嘉定校区教工中引起较大反响。“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教师们不仅可以跟专业绘画教师学习绘画,还可以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从不懂绘画到有创作意识,深切感受到绘画让生活更美好,艺术鉴赏与创作让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更具有创新力。

这里是水上体育的天堂。同心河蜿蜒横穿整个嘉定校区,流水之上鼓点牵动着健儿手中船桨,在嘹亮的口号声和激烈的欢呼声中龙舟飞速奔向终点。今年9月,令人热血沸腾的龙舟赛让同济大学又一次成为热搜榜上“别人家的学校”,这样的水上赛事,嘉定校区每年至少举办2场。借助校园内的自然环境优势, 嘉定校区成立多支运动队,开展龙舟、赛艇等多项水上运动,更是依托优良的师资队伍打造了以“龙舟”为代表的一系列炙手可热的水上体育课程,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校园风景线。

这里更是文化实践的基地。4场报告会、10场主题文化活动、94场文体活动,覆盖1万余人次,一个个数字共同讲述了过去一年间嘉定校区20余个单位同心协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济”故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茶艺社、书画社、舞蹈团等等种类繁多的社团让更多学生接触到优秀的同济文化、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文艺晚会为才华横溢的师生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成为面向全体同济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主流文化的重要一环。躬行实践,创美于业,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同舟共济”的精神、“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担当、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已然成为每一位学生牢记于心的标志符号。(谢春红)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